第37章 无法攻破的秘密基地(第2页)

 崮顶上很大,有五顷耕地,还真有几头耕牛。现在上面竖着两座巨大的风车,抗金军最秘密的军工基地就在这这里。山风很大,昼夜不息,给下面简陋的车床提供着动力。

 在这里,王有志检查了兰陵式燧发枪的制造。该枪长1米5,枪重11斤,球形子弹重6钱。根据王有志记忆中明朝合机铳的设计,火药仓可以随着扳机的运动开合,可防风雨。

 刺刀长半米,比朴刀略窄。利用成熟的临安朴刀安装技术,使用卡榫结构,非常便捷。装上刺刀后的燧发枪,同时还相当于短矛。

 只要材料充足,装了金刚石的钻头,每昼夜可以生产上百根枪管。但可惜,现在就是钢材不够。生产的碳素钢弹簧合格率也很低。所以现在燧发枪只做了三十来支,还在试产阶段。

 王有志干脆直接研发后膛枪,车出膛线,并使用米尼弹和定装火药。工匠们把车辋镇的铅矿提炼出来的铅,融化后倒入模具,做成一个个尾部有空腔的尖头铅弹。

 然后再浇铸上一层青铜,增加弹头强度。最后再往子弹尾部空腔里砸进一个软木塞。这样一个米尼弹就做成了。

 使用米尼弹的后膛来复枪,即便是燧发枪,射程也可以达到450米左右,已经远超神臂弓的300米。如果集结起十来支米尼弹来复枪,就可以出其不意狙杀对方统帅。

 人才培养也有了成果。实验室有个早期军校学员,一直在做火绳枪。他提出把多个火绳枪的枪管绑成一排,然后用一根长火绳,将火药仓连在一起,点燃后就能依次射击,大大提高射速,对防骑兵有一定作用。这次拿出来,向两位相公献宝。

 王有志一看,这不是管风琴火绳枪嘛。这东西曾经流行过300年,后来被霰弹炮淘汰,而实际上抗金军一开始就有霰弹枪,现在又有了以明朝虎尊炮为蓝本升级的迫击炮,当然射程只有500米,不过通过发射大量霰弹,可以有效杀伤对方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