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荀子是人民战争的首倡者?(第2页)
文峰山凭啥叫“文峰”呢?古代“文”字可是最伟大的词,不是随便用的。主要是靠两个人,一个是季文子,另一个是荀子。
荀子大家都知道。季文子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不过初中历史课本上提到过中国最早的税制改革,“初税亩”,这是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也被认为是奴隶制瓦解的开始。
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国政33年,做事谨慎,“三思而后行”就是从他这里来的,备受后世推崇。他死后就葬在文峰山,在当地有季文子墓和季文子庙。
“季文子庙”,不过当地老百姓叫“蚊子庙”,说是管蚊子的神。蚊子多了咬的受不了,就去蚊子庙烧香。
高全总结道:土地所有权和扫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家,只要解决好了第一个问题,就能得天下;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就能实现工业化。
王有志听了点点头:“有道理。现在金国承认大地主豪强的土地所有权,和对领地农民的所有权。我们就要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反对奴隶制,争取农民的支持。
如果能够普及教育,帮农民摆脱愚昧,就可以搞工业化了。就是需要大量的钱。现在就是在各村搞识字班,人手都不够。
我们搞了这几个月,最大的成绩就是,给各村修了厕所,教会了大部分人认识,男女两个字。呵呵”
根据高全介绍,文峰山最大的好处是有很多泉水,小溪,山谷里还有大量田地,困不死。说着他们来到了荀子书院。
荀子在文峰山讲学论道,着书立说,广授门徒。着名的法家韩非子、李斯等都是在这里跟着荀子学习。荀子《劝学》等三十二篇大多成名于文峰山,现存有“荀子讲学处”、“荀子书院”、“荀子晒书台”等遗址。
所谓的“法家”,其实是儒家的一个比较极端的分支。最早变法的李悝曾受业于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弟子曾申门下。另一个法家和兵家的着名人物,吴起,也是曾申的学生。
着名的商鞅则是李悝和吴起的追随者,他后来投奔秦国时就携带李悝所撰的《法经》。法家的代表人物中,只有慎到、申不害出自道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