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兰陵镇又开始算计

大部分人住在营房里,还有原来范家人和孔家军中上层的房子里。 连原来指挥使府里面也住满了大兵,到处都挤得满满当当的。当然他们只是暂时住在这里,等抗金军接管孔老雕和两山的地盘后,很多部队开到各个镇分散开来。

 高全回来后,马上跟王有志商量迫在眉睫的问题。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现在他们地盘为大部分后世的兰陵县,还有部分费县、枣庄和邳州的地方,人口虽然只有十二三万,但基本上缺衣少食。真正能解决温饱的只有几千人,能过得像龙王庙镇平均水平的,不到一千人。王有志感叹:“说是一张白纸好作画,但这张白纸也太白了,真真正正的一穷二白!”

 他们这次能够一战消灭了三家非抗金势力,形式上控制了周边地区,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有钱。之后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喂饱地盘上十二三万张嘴,如果不能养活他们,势必会面临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反抗。

 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冬问题。马上就要冬天了,粮食的问题靠着缴获孔老雕暂时解决了。但是还有冬衣和取暖问题。

 王有志在一些山坡上看到有零星种植的棉花。当地人也知道棉花可以填充被子和冬衣,但不会脱粒,主要用两根棍夹住后用手拽,很费劲。而且棉花品种不好,产棉量也不高,所以种植面积并不大,不能解决问题。冬衣主要还是要靠麻和芦花等。

 高全建议给各家各户都发粮食和冬衣,他已经充分体会到了送温暖活动的好处。王有志坚决反对,说这样不但会养懒汉,而且会提高老百姓的期望值。送几次后就习惯成自然,认为都是应该的。下次要是不送了,他们就会怨恨。

 他主张以工代赈,粮食可以给,冬衣也可以给,但不能白给,要干活!他提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

 高全想了想后世的一些群体,觉得按劳分配还是最好的,于是同意了王有志的观点。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以工代赈?可以做哪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