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北中仲弘
第74章 王老员外的手段
但接着就有人说了生丝价格倒是不高,但是还有人工呢?一匹绢的人工怎么也得有两三百文,这还是小数。接下来工坊租金,织机租金,仓库租金,借款利息,销售成本,这些才是大头。这样算下来,每匹绢的成本大概在三贯左右。如果所有的房屋和织布机都是自己的,没有贷款,全用自有资金,那每匹绢的成本倒是降到1贯钱。
王老员外也认可这个数据,喝了一口茶接着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王有志就算是厂房和织布机都是自己的,他的资金应该也主要来自贷款,那他的每匹绢成本怎么也得一贯零二三百文钱,再加上运费和销售费用,每匹成本应该接近两贯。而且他的股东大多是赔不起的,每年要求的回报不可能低于两成五,再低了直接去放贷就是了,还投给他干什么?由此看来,他的资金也拖不起。
他自己顶多有一百架之机,如果再加上周围农村织户接他的活,怎么算他的生产能力也超不过一天五百匹。一个月他的产量顶多有一万五千匹,料敌从宽,算他三万匹好了。他这次抛售的大部分货应该是之前在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囤积的。既然是囤积的,那就成本更高,应该在四贯五以上,顶多四贯,这还不算仓库的管理成本。
他打的主意应该是通过这次抢先下手,把很多织户打垮,然后自己捡便宜连货带织坊都收过来。这种事以前也有过,甚至在座的一些人自己也干过。经过王老员外剥丝抽茧一番分析,大家一致认定,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既然如此,那就打价格战呗。你降价我也降价。把价格砸到三贯五,看谁先撑不住。临安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丝绸市场,一家不起眼的绸缎店铺,旺季一天都能卖上万匹。如果降价的话很快就波及到周围地区,先是整个两浙路,然后是江南东路。蜀地太远,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把整个江南丝织业拉下水。丝织业是南宋最重要的产业和税收来源,如果全体丝织业主都抱怨的话,官家也要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