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第2页)
太后扫视了一圈朝堂,目光在皇帝脸上停留片刻,随后从袖中拿出一份证据。这份证据,正是皇帝与军医勾结的铁证。太后缓缓开口:“皇帝,你看看这是什么!”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在大殿中回荡。“哀家早已暗中安插眼线,将你的阴谋细节记录得清清楚楚。你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与军医勾结,妄图在战场上陷害镇国公,你这是何居心?”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那份证据上,大殿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震惊和愤怒的表情。他们不敢相信,一国之君竟然会做出如此荒唐和阴险的事情。
与此同时,东方婉儿也向前踏出一步,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她双手捧着一份整理好的线索,条理清晰地揭露皇帝的陷害之举。她从皇帝下旨让镇国公出征开始,详细地讲述了每一个可疑的细节,以及自己和太后是如何一步步收集证据的。她的讲述逻辑严密,证据确凿,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心服口服。
大臣们听了东方婉儿的揭露,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站出来,指着皇帝大声指责:“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却做出这等陷害忠良之事,实在是有失体统,有负天下百姓的期望!”紧接着,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指责皇帝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大殿中回响。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冷汗。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被太后和东方婉儿识破,还被揭露得如此彻底。他张了张嘴,试图狡辩,可刚说出几个字,就被太后严厉呵斥:“住口!你到现在还不知悔改吗?”
太后威严地看着皇帝,继续说道:“你身为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却如此心胸狭隘,陷害忠良,置国家百姓于何地?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这江山社稷吗?”太后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皇帝的心头。
皇帝被问得无言以对,双腿一软,瘫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懊悔,此时的他,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在太后和大臣们的强大压力下,皇帝不得不低头认错。他无奈地收回成命,脸上带着一丝尴尬和羞愧,向镇国公赔罪。镇国公看着皇帝,心中五味杂陈,但他依然以大局为重,接受了皇帝的赔罪。
镇国公得以沉冤昭雪,他的忠诚和功绩得到了应有的认可。东方婉儿也因机智勇敢再次得到众人的赞赏。大臣们纷纷向她投来敬佩的目光,百姓们也对她传颂有加。从此,朝廷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大臣们各司其职,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而皇帝,经过这次事件的教训,也收敛了自己的恶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
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朝堂,实则在平静之下,暗潮汹涌。各方势力在暗中较劲,局势看似稳定,却又暗藏危机。
没过多久,西域使者不远万里前来进贡,浩浩荡荡的队伍携带着西域的奇珍异宝,彰显着诚意。朝堂上,皇帝高坐龙椅,大臣们分立两旁,本是一场彰显国威、促进交流的盛会,却突生变故。
西域使者站在大殿中央,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此次前来,我等还带来了一个小小的考验。我西域有一种奇异的病症,若贵国无人能治,恐怕往后的进贡,便要削减了。”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惶。皇帝虽已收敛了之前的恶行,但此刻听闻这话,也不禁面露难色,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眼神中满是忧虑。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东方婉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她身姿挺拔,神色坚定,没有丝毫畏惧。“陛下,民女愿一试。”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皇帝和大臣们的目光纷纷投向她,眼中既有惊讶,也有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