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归家异途(第2页)

 所以王春花与张成几兄弟言明过,孩子的人生不需要他们指手画脚,他们为人父母者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孩子打拼出坚实的地基便行。

 如果挣不来家业又不能让孩子依靠,也没事,唯一要求就是别伸手到孩子锅里、被窝里。

 而她王春花多年努力,本身就是为了成为他们与孙子们,坚实的依靠和后盾,是他们的“拖底人”。

 所以请张成几兄弟尊重孩子。

 无论她的子孙后代是否选择终身不婚,王春花都会开开心心地将他们抚养到老。这并非因为其他原因,仅仅是因为她深爱着这些孩子们,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是个人。

 王春花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一直都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而不是过分干涉或强加自己的意愿。

 正因为如此,即使下面的几个孩子早早地就有了自己的孩子,王春花依然对他们关爱有加,就像往常一样。她并没有因为他们成为了父母,就减少对他们的那份爱。

 相反,她更加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用心去关爱和照顾他们。

 在王春花的眼中,孩子们永远都是她的心头肉,无论他们的年龄多大,无论他们是否已经为人父母。她相信,爱是一种永恒的情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或角色的转变而改变。

 而作为父母的张成和朱氏,这些年来在母亲的爱中渐渐明白,被母亲尊重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

 他们深知母亲的爱不是束缚,而是一种支持和鼓励。因此,他们也同样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急切,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

 当张知珣面临感情问题时,张成和朱氏并没有催促他赶快找对象结婚,而是告诉他不要着急,好的人会在他最好的时候出现。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时机,只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自然会降临。

 他们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孩子,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他们理解孩子,任何时候都支持他,孩子是因为对自己和家庭负责,才会如此慎重地考虑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