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奶奶观景
第381章 豫王府(第2页)
张知珣站立于左侧之首,他的身形相较于离家时,明显宽厚了几分,眉眼间也透露出成熟男人的睿智和沉稳。
此时的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的脚尖,手中的折子早已被他不自觉地捏出了深深的痕迹。
待那低沉的宣读声终于落下,整个厅堂瞬间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只剩下众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众知府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北地的情况实在是让人头疼,不是旱灾就是涝灾,而且还没有规律可循,隔个几年就会来上这么一次。
虽然每次的灾害规模都不算太大,但却总是时不时地冒出来,仿佛是在提醒着世人,北地这块地方并不安宁。
若是放在夏朝之前的几个朝代,遇到这样的情况,朝廷肯定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上天祈求庇佑。在祭祀过程中,往往会献上一些活物,比如人,这些人大部分是童男童女,又或者贞洁少女。
如果情况改善不了,那么献上的可能就是贵族,再不行那就是皇子、公主。
而一般这种几率会很少,大多到贵族那里就行了。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到了夏朝,新君夏奢岳果断地废除了旧历,将祭祀的对象改为牲畜。
因为他们揭竿而起就是为了家中儿女不被祭祀,故,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平景国,只不过祭祀的物品变成了五谷和六畜。
正因如此,前几天王府刚刚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祀天地神明的仪式,希望能够平息上天的怒火,保佑北地平安。
而在祭祀结束后,王府便开始着手准备与各方商讨救灾事宜,毕竟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而今儿个,这书吏念半天了,他们王爷还没动静,就一个个不知所措起来。
最后,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最年长者身上。那位年长的知府见状,微微颔首示意,似乎正准备抬脚出列,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轻咳,李岩的声音突然在厅堂中响起:“如今这境内,水患频发,百姓苦不堪言,诸位对此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