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非凡才能(第3页)

 丁志恒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文件递给左右两边的专家。 

 “这是从涪城带来的《航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 

 时间紧迫,来不及多印几份,请大家先传阅一下。稍后,刘振响同志会进一步介绍具体情况。” 

 会议室里的这些专家们地位显赫,平时很少需要这样传递文件,这也反映了这份材料的重要性。 

 “总压畸变评定......”有人低声念叨。 

 “这应该是基于gjb/z64-94标准吧?”另一位补充道。 

 “对,但那份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用处不大......” 

 随着丁志恒提到文件名,底下的人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由于是

临时会议,很多人只知道要参加一个关于航空工业的座谈,却不清楚具体议题。 

 大约20分钟后,文件终于传到了最后一排。整个房间顿时安静下来。 

 尽管时间不够详细阅读,但对于这些专业人士来说,只需快速浏览就能评估出资料的价值。 

 “咳咳!” 

 刘振响轻咳了两声吸引注意: 

 “这份指南是在606所测试改进型涡喷14发动机过程中编制而成的,并且他们正按照其中的方法进行进气畸变实验。” 

 “两年前,我们根据漂亮国标准发布了国家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1994年版存在不足。 

 比如,不同类型扰流器如何影响压缩机稳定性、同一扰流器产生的稳态和动态畸变强度大小,以及积分时间尺度对稳定裕度的影响等问题都不明确。” 

 “这次603所提供的指南,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补充和完善,以适应我国航空工业的需求。” 

 说到这里,连丁志恒也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制定国军标需国防科工委批准,在90年代初,面对几乎空白的标准体系,最大的挑战不是确定标准内容,而是识别哪些领域急需标准。 

 因此采取了‘先占位后完善’的策略,类似于建设图书馆时先分类再逐渐填充书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