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苏联解体(二)

【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认可的戈尔巴乔夫,在此后多年职位逐步攀升,后又因职务出国分别访问了比利时、西德、加拿大和英国。

他发现欧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比苏联高很多,各种工业产品和商品极为丰富,与苏联所宣传的西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完全不同。

在西方世界开拓的眼界,让他更加认定苏联的制度远不如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要想苏联发展走上正轨就必须向西方制度靠近。

此时的他已经被西方的表面繁荣蒙蔽,看不见苏联靠自己所取得的诸多辉煌成就,只看到欧美国家的经济繁荣和苏联的弊病,却看不到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阴暗面。

更致命的是与他一般想法的还不止戈尔巴乔夫一人,与他同样出过国的也基本是这种心态,而能出国的又多少拥有政治背景。

如果是真正为了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好而谨慎负责地借鉴他国经验,这当然没有问题,也是执政党应负有的责任,可如果一味否定自己的国家,而不结合国家实情谨慎务实,那就成了崇洋媚外。

当一群这样思想的人主导国家政治时那就是一场极其严重的灾难。

当这样的崇洋媚外随着时间推移,又进一步让苏联内部背离当初的思想信念,这时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思想无须外部推动就能自行渗透。

渐渐导致苏联官员开始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追求金钱和权力,不再以服务人民为宗旨。

他们不仅利用权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还要给自己的亲信、儿子、家人都谋一个好职务。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是以能力和品德为标准,而是看是否与自己亲近、是否听话。

一开始这样的腐败或许还是一小部分人,腐败的方式也要披上名分,要保证隐秘。

但到了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后,勃列日涅夫接过权力。

在他执政期间,上级官员与下级官员之间的裙带关系逐渐扩散,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官僚特权阶层,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苏联各级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物资分配、工程项目等领域贪污受贿,利益一层层输送,以权谋私现象频发。

就连勃列日涅夫自己都身处其中。

在他执政时期,他的儿子尤里被提拔为外贸部第一副部长,并成为苏共中央委员。

他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在与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莉娅结婚前是苏联内务部的一名普通中校军官。

1971年结婚,结婚一年后就被提前授予上校军衔,再一年后又被提拔为少将,1976年时还被推举为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后来还升任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并获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