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国企改革(第2页)

 

企业有了更多的钱,工人的工资也得到不小增长,工人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也得到很大改善。

 

利润做多的同时,分成百分之88的国家也能赚得更多,企业盈利国家就不用承受亏损了,财政压力也就能快速降低。

 

试点效果一看这么好,国家立即就在次年将这项改革推广开来了。

 

可是一推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积极性的确激发出来了,可是国家的收益却变少了。

 

因为这项利润留成制度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企业会瞒报利润。

 

如果企业这个季度实际盈利了一万块,按照留成制度企业只能留下一千两百块,但如果实际盈利一万,却只上报五千,那么就能瞒报下来五千,再加上留成获得的六百块,就是五千六。

 

这可比如实上报赚的要多太多了。

 

上报五千还是为了避免被注意,毕竟企业明明调动了国家那么多原材料和资源,生产积极性也那么高,可到头来却没赚到钱,那当然会被国家审查。

而当国家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想要审查还无从下手,因为假账只要不是太离谱都不好查出来。

 

比如采购原材料价格多个一块两块的,每个工人每天餐费多吃了一毛两毛的,只看账目根本就看不出问题。

 

这还是个普遍问题。

 

可试点的时候为什么效果那么好呢?

 

很简单,试点嘛,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那几家企业上,他们哪敢搞小动作?而且谋利的流程也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胆子也是一点点变大的。

 

国家渐渐也明白了问题所在,一时之间改革陷入两难。

 

如果继续坚持利润留成制,那国企就会渐渐变成内部人员控制的企业,如果取消留成制度,那么更好的改革方案是什么?

 

直到1983年到1984年,国家开始推行“利改税”改革。

 

既把国营企业过去上交利润的方式,改变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再完全归企业支配。

 

看上去利改税和留成制好像没什么区别,只是将分成改为了税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