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议政(第2页)

 

这番概论,让朝堂上的官员们立时明晰起来,对此深以为然。

 

天幕的经济论他们每个人都一字不落得看过,但只有真正理解了其中运行逻辑,以及每条政策背后真正的目的,才能基于朝廷现状做出这番提议。

 

“朝廷该掌控的经济要掌控,但是该放开让民间自行经营的经济,也得放。

 

朝廷现今虽然表面上允许手工业、通商贸易、作坊工造这民间经济存在,但是户籍制度犹如一道枷锁极大限制了经济发展。

 

朝廷将百姓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商人更是被列为受限最多的户籍。

 

务农的子孙世代只能务农,军户子孙必须从军,匠户必须按官府需要进行匠作。

 

户籍身份世代承袭,除非有子孙能科举考上功名才有望跳出户籍身份。

 

这户籍制度与计划经济相似颇多,可计划经济是以调控经济,以发展为宗旨,而户籍制度既没有计划经济那样的灵活调控能力,又极大固化了阶级。

分配过于平均尚有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阶级固化之下,子子孙孙难有出头之日,对生产积极性压制又何等严重?国家又如何能快速发展?

 

户籍制是能将多数百姓固定在耕种劳作,确保国家有足够的人口生产粮食。

 

可诸位也看到了,后世放开私有制限制后,粮食总产量是极大上涨的。

 

纵使放开私有制后,人人逐利恐有缺人种地的弊端,但有国家给统购粮食定价,还有各种经济手段宏观调控在,粮食生产并非户籍制不可。

 

况且放眼长远,化肥产量越来越高,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械逐渐问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

 

机械耕作未来一定会极大节省人力耕种,像后世一个人就能精耕细作几十亩土地。

 

综其利弊,综以长远,户籍制度可谓百弊丛生,而无一利之可取也,势必废之!”

 

废除旧制的言论一出,偌大的朝堂顿时陷入沉寂。

 

但从众人的神态,从沉默来看,众人对改制的态度并不反对,只是对改制的大胆下意识比较谨慎,没有详细议论出利弊前,皇帝没有表态前,未敢直接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