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印度为何能独立(第2页)
因为民众之所以被迫纳税,被迫遭受剥削,就是因为强权统治。
这种强权统治不从武力上消灭,根本就无法指望它自行消灭。
即便抵制英货、拒绝纳税、抵制殖民机构等,的确可以从各个方面使其统治成本增加。
但强权获取统治资源的方式太多,最简单的就是武力掠夺。
真要指望统治者连靠劫掠都无法维持统治而不得不撤离,那大抵也是因为殖民地上连活人都不多了,那样的独立当然也没有任何意义。
要是世界上所有受压迫的人民都是靠这种方式反抗的,无论如何都不采取武力反抗,那世界上所有的剥削者怕不是都要笑醒。
而且这样的运动形式在人民最终受到残酷镇压,以致出现大规模伤亡,或生存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要么迫于生存所需继续生产生活受压迫,要么揭竿而起还是靠武装夺取政权。
所以局势既然注定会发展成这样,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起义呢?
基于种种不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那印度又为什么能违背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最终实现独立呢?
组成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外部形势。
当时二战已经结束,整个世界的局势已经发展成美苏两极掌控全球话语权。
既然胜利果实已经掌控在手里,最后要做的当然是在牢牢稳固基础的情况下,再扩大胜利果实。
美国方面,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为了开拓全球市场,获取资源和原料,当然需要打破英法等国的殖民体系,将世界市场分割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决不能在英法两国已经式微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和平崛起,动摇自身霸主地位的基础。
苏联方面,英法掌握的庞大殖民地,对苏联同样是个巨大的威胁,分化瓦解他们的殖民地,扶持各国进行“解放”斗争,可使英法在亚非拉影响力迅速下降,变相将原殖民地逐步纳入了社会主义阵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削弱英法殖民地的行动。
美国一方面利用新闻、书籍、报刊和电影等宣传手段,批评英法对殖民地的侵占和剥削,宣传“反殖民主义”、“民主”、“自由”等思想观念,向殖民地传播对美国有利的信息,促进美国思想文化的传播,瓦解英法殖民统治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