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408章 古人的汹涌思潮(第2页)
另有像电力、铁路、兵器、船只、钱庄这些,更是事关国家根基,更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这些无可替代的商贸和建设,交给朝廷来做随时都可以调控售卖或供应的价格,百姓不够富裕时朝廷就调低物价,百姓有足够富余时,就稍稍提高些许物价以便朝廷有钱加速发展。
但如果这些根基物产和工造交给逐利的商人去做,或许有法度在他们也不敢将物价定得明显太高,但人人都想多赚钱,各行各业都将物价定得稍高一点,那累计起来百姓当然过不上好日子。
所以这些百姓必须的物资买卖和需求,必须由官营来做,私商不得染指。
当然也不能掌控地太多,有些商贸还是得交给私商去做的,否则就又变成了完全的计划经济。
而对于茶叶、瓷器、桑蚕丝绸、香料、珠宝、皮货,这些平民百姓需求不大,但溢价又很高的货物,朝廷也可以给它们适配稍高一些的税务。
重在劫富济贫,不至于单单肥了私商。
再有食肆、住店、车马通行、摆渡、摊贩、布匹、勾栏、除主粮之外的农货、鱼获、海货,这些百姓平常都需要,但过于庞杂不适合朝廷来做的寻常买卖,就仍以普通商税收取即可。
虽然因为这些买卖都很寻常,各地方都有,要价太贵百姓自然就去了别家,按理这些物价是不容易因私商图利就能涨上去的。
但为避免囤货居奇,或有我等预料不到的地方,也大可以将制度再完善一些,立一个督察物价的衙门,由百姓察举个别商贩要价是否高出别家太多,再予以惩处或除掉其经营许可证便好。
按天幕的话说,如此既能让商人有利可赚,又能宏观调控经济,还能让私商自发将商货和买卖做得比别人好。”
“有个问题,不用分配制度,又要做大官营经济,那就等同于官营经济不能无偿分配到物资和人力,只能像私营经济一样用钱雇人干活。
虽说有朝廷可以调派各官营企业的利润补偿不好赚钱的企业,可容易赚钱的官营行业有多少?不容易赚钱的行业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