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需要探索的道路(第2页)
在前线极度严酷的环境下作战的志愿军,还要被这么多的不法商人和腐败分子背刺。
也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得如此艰难,非战斗减员如此巨大的间接原因之一。
五反运动揭露的结果同样触目惊心,一大批非法盈利或犯罪的私营企业被查处。
从此以后到未来一大段时间,与工人平起平坐这种话,他们是再也不敢提了。
这场运动为后来的公私合营等改造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国营经济正式成为主导。
1949年国营经济占比是百分之四十三点八,私营经济占比百分之五十六点二。
到了1952年就变成了,国营百分之六十七点三,私营百分之三十二点七。
这样的改变也侧面证明了,五反运动不单单是打击私营经济违法犯罪,更是为了让国家经济转入计划经济的社会改造。
结束新民主主义这个过渡阶段,转入社会主义,也就是计划经济的条件已经开始成熟。
但是正式进行这个转变,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1953年新中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涉及全面,内容宏大的计划,总结下来最主要的就是发展工业化。
虽然当时有苏联援助各项科技技术,推动新中国发展工业化,但是有技术也得将技术落实成工厂投入生产才行啊。
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想要尽全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就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了。
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却并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必须得先将内部基础给打牢,得要国家能调动得了经济进行计划利用。
而要国家能够做到宏观调控经济,私营经济的占比就不能过大,至少得建立更深的管控,不能为了逐利就跟国家反着走。
原因很简单,国家指挥国营企业建造工厂、建设水利、国防、军事,生产钢铁、化肥、农用机械、坦克、飞机,研发先进科技,进行等等大事的时候。
逐利的私营企业这时候却卯足了劲,将资金、资源和人力用来建餐厅、建酒店、建歌舞厅,制造香烟、酒水、花里胡哨的服装,进口钢琴、香水、化妆品……
建完了,进口完了之后还要跟同行激烈竞争。
你卖的衣服比我卖的花哨,那我也得投入资金研究出你有的织布技术,还要比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