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383章 求和(第3页)
他要是敢削,那就反!”
岳飞叹了口气。
受天幕中南宋惨痛的历史和后世中国革命成功的影响,现在军中,乃至百姓中到处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论。
知行合一,付出实际行动的也不在少数。
赵构这两年被行刺或下毒的事件多到数不过来。
尤其是早前欲意提拔亲信掌兵,卸去岳飞的军权,并且缄默民声的举动,激得民怨几近沸点。
行刺事件也越发多了起来,赵构几次遇险将死未死实属侥幸。
军中的基层将领直接率部兵变的事也不在少数。
所以现在的赵构不仅草木皆兵不敢上朝,还不敢过分打压民意,生怕再有一个不妥,掀起跟后世一样的大革命,最后砍了他的头。
他现在只想什么都不做,躲在宫中过完他剩下的日子。
自暴自弃到朝廷现在实际已经是岳家军当权的军政府状态了。
皇权的神圣性彻底跌落了尘埃。
但这给岳飞带来的压力很大。
因为要领兵北伐,朝中政务他少有过问,只是三省六部、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的大臣们自行维持运转。
意外的是国家运转地还不错,暂且还没出大乱子。
因为北伐军队经过战前大规模扩军后,百姓们十户最少有两三户有子弟参军。
而这些军户家庭借助岳家军当前无与伦比的声望,实际构成了最普遍的监督机构。
遭遇了不公必然要找自家当兵的撑腰,将士们又会在军中层层上报,最终在百姓支持下握有实权的岳家军,就能查处枉法官吏。
虽然这套很是奇怪的运转方式暂时还没出问题,但这明显不是一套健全的制度。
等到北伐灭了金国完全胜利后,到时如何执掌国事、如何改革体制、不可避免地如何废除皇权,这些影响极其深远又重大事务,对岳飞这个自认只会打仗不深谙政治的将军来说,实在不知从何做起,还务必得做好。
但那是北伐胜利以后的事,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得攻下整个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