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科学就是人在探索路上的心血聚集(第3页)

 没有专门在此道浸淫的朱棣,对一些复杂关窍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但并不妨碍他意会其中的精妙构思与学子们付出的努力。

 一眼就看出朱棣没听懂的组长,立即命人将燃烧室烧起来,说再多都不如实际演示一遍更让人震撼。

 将一大罐水加热使之蒸发需要时间,但朱棣和朱瞻基在极高的期待下,看着这个加热燃烧过程并不会觉得无趣。

 几大桶预备好的炭火被学子们用铁铲送入燃烧室,再是往里添加木柴,增加火力后再加煤石。

 半个小时后,预算到时间已经差不多的组长,用手转动了一下车轮给它施加一个启动的助力,随之车轮真的就由慢到快自行转动了起来。

 且越转越快,那复杂的连杆和飞速旋转的运动,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朱瞻基惊喜高喊道:“这不是已经能转起来了吗?你们已经造出蒸汽机了啊!”

 组长命人拿来一块阻铁,放在车轮下面使之受摩擦减速。

 这时在场众人都注意到连杆和气缸接缝处果然喷射出了大量蒸汽,车轮的旋转也越来越慢了。

 组长这才解释道:

 “用皮革做气密强度远远不够,且在连杆往复摩擦下缝隙会越来越大。

 仅仅只是这种程度的阻力,车轮就会因为气密不足降低速度,那如果让它去拉载像后世火车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斤的货物,它又如何当担地起这个重任?

 所以我们现在距离制造出真正可用的大型蒸汽机还有很长的距离。

 现在只能从气密、锅炉结构强度、合金件、或者寻找其它能帮助气密的材料上同时钻研。

 若是上苍眷顾,再给我们详细讲一讲蒸汽机的这些细节,用的是那些合金,还有气密材料,我们就有了方向一定能攻克这些难题。

 若是上苍不再重述蒸汽机,那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去尝试,试遍全天下所有材料,自己造的,天然的所有东西都试一遍,所有办法也都试一遍,臣也能向陛下下军令状,这蒸汽机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造出来。”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一个个面孔坚毅的学子们,最后道:

 “诸君,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