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第三次战役结束,与暗涌的巨大危机(第2页)
这一战,志愿军全歼英军二十九旅皇家来复枪团第一营及皇家重坦克营,毙伤俘其六百九十余人,缴获和击毁坦克三十一辆、装甲车及汽车二十四辆。
至此志愿军对汉城形成了弧形包围。
与此同时右翼志愿军以美军难以预料的速度打到了横城,横城位于汉城侧后方,这也就意味着志愿军即将完成绕后,截断汉城后方形成全面包围。
得知这一情报后的李奇微立即决定放弃坚守汉城,全线撤退。
李承晚对此决定坚决反对,原以为联合国军能帮助南朝鲜占领这个朝鲜半岛,结果从志愿军入朝后联合国军就一败再败,现在作为南朝鲜首都的汉城也要被放弃了。
但是在美军眼中,一个被扶持的傀儡政权和他的仆从军,有什么资格反对宗主国的决定?
李奇微反斥李承晚的军队在中国军队面前,只会像羊群一样溃逃。
汉城是靠近前线的最大战略要地,为了方便物资迅速补给到前线,这里集中了美军海量的物资。
撤离汉城之前,美军当然是一定要将滞留带不走的物资毁掉的。
否则在后勤补给极度短缺之下都能打过三八线的志愿军,一旦获得这批海量的武器弹药与食物补给,说不定真的能将联合国军一压到底赶下海。
就这样,美国纳税人的钱再次被当做纸一样烧掉。
1月4号,志愿军占领汉城。
五个月内,这座南朝鲜首都第三次易帜。
截止到1月8号,志愿军已经抵达三七线,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
战后统计,历时八天志愿军以伤亡八千五百人(其中包括两千七百朝鲜人民军)为代价,歼敌一万九千人。
但是志愿军虽然打到了三七线,可联合国军因为撤退决定足够果断迅速,意思就是跑得足够快,所以伤亡并不大。
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李奇微的疯狂反扑。
收复汉城后,志愿军和国内产生了一种危险的速胜论。
国内报纸写着:志愿军光复汉城向南急进,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
国内群众举国兴奋。
胜利当然值得高兴,可是每场胜利的背后都是志愿军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