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造反呀,开局六个土匪大舅子江南山水
第342章 杨氏的套路数不清啊数不清(第3页)
只要他去盐场装载了这份盐,然后商队原路返回运回来家去,不但不需要考虑空车回去的人吃马嚼亏空,而且还能暴利赚一笔翻倍的大钱。
到时候,老家县衙的官老爷们岂不是全都大喜过望,那时候,他这个负责人岂不是要被大笔奖赏。
果然‘带路百姓’说的没错,这真是让他发了一笔大财啊。
接下来,这个商贾急不可耐的催促商队开始卸货,甚至不惜花费高价,雇佣泾县的劳力,拼命争抢时间,将两百车粮食全都卸下。
他真的是在拼命争抢时间,因为他想带着商队多跑几趟。来一趟就发一次财,这种机会一辈子可能也就这么一阵啊。
……
两百车粮食卸下了,商贾带着车队急匆匆的走了,来的时候是装载满满粮食,走的时候带走一张盐引。
虽然盐引只是一张纸,但是商贾满心都是兴奋。
他满脑子都是这一趟赚了大便宜的念头……
但他却根本没有往深里琢磨,杨氏其实才是真的赚了大便宜。两百车粮食,仅仅付出了一张宝钞,宝钞又被换成盐引,说来说去只是一张纸。
至于这张纸能换取一百石的盐,看起来似乎杨氏也并不是毫无付出,但这商贾根本不知道盐的成本有多低,在盐场那边一百石盐的成本还不到一百贯。
也就是说,杨氏用一百贯钱买了两百车粮食……
七家势力都在抢购粮食,但是拼成本怎么可能拼的过,杨一笑手握盐引,几乎没有任何开支压力。
不但收了粮,而且卖了盐,最主要的是,宝钞能换盐引的理念趁机灌输给了每一个商贾。
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这理念深入人心,慢慢的所有人都会接受,杨氏的宝钞其实就是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