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先生,您脸色为什么狂喜?(第3页)

 比过年还热闹。

 女人们喜气洋洋,孩子们撒欢乱跑,家家户户分到了肉,看向杨一笑的目光带着感激。

 杨一笑跳上一个石墩子,大声叮嘱道:“别舍不得吃,免得放坏了,实在吃不完的话,用松木烘烤熏肉,别忘了放盐,否则熏肉也放不久。”

 放盐?

 你竟然让我们放盐?

 村民们齐齐摇头,朝着他连连摆手,道:“臭小子懂不懂过日子?盐巴的价格比肉还贵!谁家舍得放盐,哪有那个闲钱。”

 杨一笑登时一怔。

 随即,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件事有机可乘。

 百姓们竟然说,盐比肉还要贵,这岂不是说,泾阳县地界比较缺盐?

 缺盐!

 泾阳县缺盐!

 杨一笑心中怦怦乱跳,有个念头怎么也摁不住。

 他连忙跳下石墩子,找到一个嫂子询问:“盐很贵吗?多少钱一斤?”

 这嫂子用眼睛剜了他一眼,伸手在他耳朵上揪了一下,没好气的道:“你这个糊涂虫,整天痴愣愣,一斤盐,五十钱,小孩子都比你知道的多。”

 五十文钱?

 一斤盐巴竟然五十文钱。

 杨一笑只觉心中怦怦乱跳,面带震惊的道:“这岂不是比肉还贵?”

 旁边几个妇人凑过来,围着他叽叽喳喳,纷纷道:“肯定啊,盐肯定比肉贵。五十文钱一斤,动不动还要涨价呢。”

 杨一笑愣了愣,皱眉道:“动不动涨价?这是什么情况?”

 刚才那个嫂子道:“是呢,随心情涨,县城里的那家盐铺,掌柜的脾气可坏了,他心情好点的时候,盐价是正常五十文,但他经常心情不好,所以盐价随时都会变,有时候,能涨到八十文。”

 杨一笑心中一动,故意道:“没人管吗?”

 几个嫂子噗嗤而笑,道:“臭小子又犯迷糊,你难道不知盐商和官家是一伙的?县衙里那些官,巴不得盐价天天涨。”

 杨一笑深深吸了口气,语带深意的道:“这个事,我记住了,谢谢嫂子们,又教会我一件事。”

 赵明月拄着拐杖走过来,目光仿佛透着一丝试探:“先生为什么询问盐的事?您以前莫非从不关注盐价么?”

 “还有,您刚才为什么说,记住这个事了,并且语气那么意味深长。”

 “先生,您眼中仿佛有按捺不住的狂喜啊。”

 “莫非,莫非……”

 这位郡主的目光闪烁异彩,像是在暗暗推测某个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