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巡查东辽(十二)(第3页)
一般采到的矿,会根据银行就近设立的兑换点,结合金矿的陈设以及相关价格进行兑换。有些想回国的人,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兑换自己祖国的货币回国。当然,当地的相关食品价格是比较稍贵一些的。出于维稳需要,像东江这样的地方,待遇和生活享受都处于全国第二梯队。然而,物价、人工费包括普通的材料费,也是非常的高。高福利、高水平、高待遇必然带来高成本和高的生活压力。
在首饰店内,展示着各种精美的金首饰,它们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店员们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着每一件首饰的特点和工艺,顾客们则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款式。
淘金者们则在金矿中辛勤劳作,他们用简陋的工具挖掘着黄金,脸上满是汗水和疲惫。每一块黄金都来之不易,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更好的生活。
银行的兑换点里,人们排着长队等待兑换货币。工作人员认真地核对每一个人的身份和手续,确保兑换的顺利进行。
而在东江的街头巷尾,人们忙碌地生活着。虽然物价高昂,但他们依然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这里的人们注重生活品质,追求时尚和舒适。
然而,高成本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些人不得不努力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但他们也明白,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北塞县刚好也有一个能够淘金的地方,这东西是二十四小时营业。一般来说的话,本国人是很难很喜欢玩这种东西的,这种类似于冒险的行为,以国人的性格来说是很喜不喜欢玩的。因此,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外籍人,少数富有冒险心理或一夜暴富的也都会来玩玩。偶尔做生意失败的,或者是缺钱的,也都会来玩下。由于非专业人士一般情况下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再加上由于标准的采矿,个人设备价格比较贵一点,所以风险还是不小的。管理方倒是配置了专门的医护人员,不过除了比较基础的伤口包扎之外,其他的是需要收费的,毕竟报名费也才十文钱。也就别求那么多了。
赵宇先去打算看一看,顺便瞅一瞅有多少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淘金的。淘金处,整个范围内用一竖墙抵着,以免有人没有交报名费,虽然报名费并不多,就跑进去空手套白狼。为了防止有人闹事,所以管理方是配置了已经淘汰的老式火器。
顺便提一句,具备淘金的金矿基本上产量不怎么高顺便提一句,具备淘金的金矿基本上产量不怎么高,产量高的一般是直接封存等必要时期再用,要么就是挖出来由皇家铸币机构铸成等量等轴的金块用物资储备,各大银行也会买一些作为本金,各银行出具的银票和相关的支票以及金券和股票股本性质的东西都需要各银行的黄金储备来打底,否则超额发布帝国银行会下官方命令的。你能够被放出来淘金的,基本上产量也是不会太高。成设嘛,有好有坏就纯靠运气了。
顺便提一句,帝国明文强调,矿产资源是帝国国家资产,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挖,用己商用,即便是皇家集团下属的几个矿,那也是实打实拿出钱跟帝国有关部门买的,你认为自己比皇家还牛,能够白嫖几个?
这玩意儿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般情况下,除了皇家事务所那边要定期交一些费之外,淘金承包方是不需要交任何费的,对偶尔还要买几套矿工标准设备,不过这玩意儿定价稍高一点,能走淘金这条路的多数是已经走投无路的人。(不过像是中介以及入驻的商家,还有首饰店,皇家事务所那边也会抽一份成,再加上本身都要交的税),淘金业务由于不确定性,税收一般很难确定下来,一般是挂钩制,月盈利,这个盈利是管理方的盈利,个人盈利的收税是直接收个人的。
月盈利二十万两以下的不收,五十万两以上的,按百分之十抽成,百万辆乃至于千万两以上抽成三成。顺手提一句,各淘金处的会计人员是皇家事务所驻派,一方面协助管理账务,另一方面防止虚报少交盈利。
整体来说,淘金业务发展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活计。
赵宇试了一试,相关方面还算可以,不过在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老熟人。
赵文棠,帝国皇室宗亲,五品后护军,不过一般来说,宗室子弟再不济,应该也不至于以淘金为生。赵文棠是皇亲中的鹰派,所以选择的是第三种,自己带着钱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打拼。众所周知,什么都需要钱,由于其父是鸽派分子,所以给赵文棠的补助是很少的。为了攒够能够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小王国,不得不以淘金的方式赚取资金。
他父亲是第二批支持宗室改革的,因此现在也是一品亲王爵。由于宗室继承体系改革,明确嫡系政策,嫡系子嗣如果没有达到继承爵位的硬性标准,直接从本脉传承中推选显能
帝国宗人府虽然支持皇亲创业。但是支持力度也是比较小的,尤其是这种第三种的玩法,很可能搞个血本无归,所以支持力度有限,充其量你买基础物资和人口的时候,宗人府帮你调停资金方面想都不要想。据他所说,他已经在这个淘金点干了小半年,他的资金没刚刚好,我招募一批技术人才,还需要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