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巡查东辽(八)
赵宇带着特制放大眼镜,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细细斟酌。看完了整本材料之后,赵宇长呼了一口气,从书桌上取来特制铅笔在文件上写下批示:"照此办理,形成惯例,以儆效尤,概不留情。"然后对一旁的李忠吩咐道:"文件复印,帝国各部门。哪怕基础的乡镇社政组织必须有一份复印件纳入日常学习范围。"
从此惊动大宋帝国司法系统,外交系统对帝国政治体系和对外战略乃至世界布局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辽大案就此宣布终告。关于东辽大案的后续影响还在继续延伸,不过赵宇已经不打算继续干涉此事,继续开始巡查东辽的工作。
隆昌县算是上了大分,虽然供销社体系由于是直管体系,地方行政部门很难进行干涉,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隆昌知县吴文斌。虽说确实没有参与此事,但受此事影响,仕途很难说了,吴文斌都已经打算辞职了,但是考虑到隆昌的各项工作做的还不错,供销社这事他确实也管不了。赵宇亲自批示给他一个机会,调任大宋帝国海城特区第一开垦区会计员。
海城特区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仿佛是一片与世隔绝的神秘之地。大批的外奴们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他们肩负着艰巨的基础性建设任务。这里的环境恶劣,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调任至此的官员,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工作,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隆昌县,曾经是东辽地区的骄傲,其实力在当地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东辽大案的爆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估计在接下来的十几到三十几年间,甚至可能永远,隆昌的发展都将陷入停滞。
帝国东辽衙署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收回了对隆昌地区的财政支持,省属企业在隆昌的制煤厂及相关产业也被迫迁出,迁往邻县。这一决定犹如晴天霹雳,让隆昌县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与此同时,隆昌县所属的县制企业也被帝国有关部门列入调查阶段,相关资产被冻结,进入特殊程序。而相关的贷款也被立即催缴,这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地方企业的初始资金来源复杂,除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一些利益交换和吸收投资者之外,还需要依靠帝国控股的银行和民间银行获得贷款,以此作为地方企业基本投资盘的成本进行建设。如今,这些资金来源都受到了影响,企业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隆昌县各级班子,包括行政、民政、财政、治安等多个部门,都将接受内部和帝国监察部的双向监察。这一举措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并进行最为严苛的廉政调查。
为了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专业性,皇家事务所将就地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临时突击审计组。他们将深入隆昌地区,对自第三开垦团时期以来的所有账务及流水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
审计组将仔细审查每一笔账目,核实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他们会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财务决策的背景和依据。同时,还将对可能存在问题的账目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其中的疑点和异常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审计组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他们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不偏袒任何一方。
通过这次全面的账务及流水调查,隆昌地区的廉政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班子的工作也将更加规范和透明。这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一句话隆昌县算是彻底废了。赵宇对隆昌第一农场的民兵李峰古的感观,还算可以,因此就顺手提了一嘴,把他调走。
隆昌县第一农场内,东辽衙署组成的联合调查审计组正在农场场部从场长和治安所所长,民兵队长等之类的进行民调和相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