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圣天子青衣散人

第335章 巡查东辽(五)(第2页)

 

丁继明从基层做起,已经符合了第一条条件。而对于第二和第三条条件,他也有一定的优势。只要这次能顺利调入内导部,并且不出什么乱子,那么十有八九他就能符合这三条条件,大器晚成也未可知。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他还能进入核心班子,为帝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谈话中提到的问题,赵宇也开始吩咐人酌情进行解决。

 

大宋帝国京师,帝国企业系统的反贪部门和帝国皇家事务所下属的资产稽查科,立即开始入驻,对大宋帝国外事部和大宋帝国外经集团进行审计调查,相关人员约谈谈话,张贴公告,执行纪律。

 

外经集团总理事长正和老领导倒苦水,老领导淡定的问道:"手上有不干净的事情吗?"水至清则无鱼,不过一般只要不涉及国本和在风口浪尖上,天子也不会下重口,充其量没收财产关进大牢关。个二三十年有些呢,可能会来个限考令,子孙几代几代不得科举入世进入体制内的。


 

外经集团是企业系统,再加上还是风口浪尖上的外贸体系,出身的干部,本身就花钱花的很多,压根儿就不屑于贪,人家的红利和福利,是整个体制内仅次于内廷系统的,

 

老领导淡定的给总理事长倒了一杯茶,开口说道:"东辽外贸和外事部那边主要负责的平原开发集团因为业务冲突打得非常火热,甚至闹出了不少关系。他们两聊倒倒无所谓,搞得东辽不少企业因为波及进去出了事情。这回在东辽向天子汇报工作的丁继明顺手提了这事。天子提出了改革方案嘛?

 

我们外经集团和外事部上面都被查账明确了,才能划分以后平原开发直管和贸和分流生意。我们动了外贸,只管出口建平,不能再过多参与,否则天子是要打板子的。"

 

总理事长明白前因后果之后,不由得抱怨道:"哦,那我明白了。那东辽外贸那边?"老领导开口说道:"东辽外贸的性质本质上属于是地方制企业,地方制企业第一要务是促进地方发展和人口安置问题,保证这一点的前提上工作只要做的不是太差就行,偏偏要让他和中原开发抢饭碗,那边能不绕吗?以前我还可以装糊涂,现在人家官司已经打到天子面前了,能不重视吗?"

 

外事部这边,外事部主管对外经贸的负责人之一也在向部长倒苦水。外事部不同于外经集团,外经集团是企业,并且掌握的还是利润十分丰厚的,外贸相关工作光是红利,就有不少外事部是帝国企业。别说挣钱了,每年大量的财政补款都是成千上百万的申请。平原开发集团是外事部为数不多的挣钱盈利盘口,如果不是这玩意儿存在外事部铺的大摊子,都不可能一时间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