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调研西宁(四)(第2页)
在视察过程中,赵宇与工人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工人们纷纷表示,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赵宇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大宋帝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宇凝视着这一点,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这一点你们西宁冶炼做得非常出色,值得其他集团学习。安全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必须要特别重视。对于西宁冶炼集团的安保及安全生产措施,要详细地整理成材料进行嘉奖,同时将这份材料通报给各个部门,让他们都能参照执行。”
一堂的记录人员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如同疾风骤雨般飞快地记录着。
紧接着,集团负责人和厂长引领着赵宇来到了冶炼核心的高炉区。目前,五大冶炼集团所采用的是帝国最新研制的万世号高炉,其产量堪称顶尖,再配合一些中小型的高炉一同使用,效果更是显着。
大宋帝国的五大冶炼集团中,西宁冶炼集团无疑是底蕴最为深厚的一个。其核心源于西宁国战之后,为了安置和开发地方资源而组建的一批零散的中心。相较于其他四个冶炼集团,西宁冶炼集团无需抽调人员支援和人力进行建设,只要相关文件下达,便能迅速上马,投入运营。
赵宇还亲自下场参与了一炉生铁的冶炼。赵宇随后又来到冶炼集团的集中员工宿舍。
集中员工宿舍是四人到五人一间标准制住房,虽然条件比不上现在的某些顶尖大学,但是就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是顶尖类水平了。
统一配置的有洗衣房,浴堂,公共宿舍和食堂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服务是内部民政项目,每人每月能拿到补贴,相关技术人员和特殊人员是单人集中宿舍一厨一卫,一浴一房。
赵宇一边摸公共宿舍的被褥,一边问道:"这是棉花制的吗?"冶炼集团后勤部部长开口说道:"这是集团专门和农业集团相关部门拿内部渠道买的一批棉花,然后我们通过公招的方式和地方的选了一批地方的棉纺纺织厂赶制出来的水平,还可以也很暖和,价格呢,是一对一报销至内部财政补贴。"
赵宇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近些年来,帝国对于经济类作物的把控力度比较严,像是橡胶一类紧缺的经济类作物,一般是种植在藩邦地区,棉花情况比较特殊,允许本土种植,物价基本上可以打下来了。你们这一点做的比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