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国立学府(第2页)
与此同时,理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问,其开设的科目几乎全都是自江南运动以来涌现出的各类新型项目。这种与时俱进的举措无疑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激发着他们无尽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彰显国家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特别设立了皇家文学研究。这一独特的机构将汇聚顶尖学者,共同致力于挖掘和弘扬皇室文化的精髓。
至于招生方面,文院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各单位需组织考生携带公函前往京城参加统一招考。通过层层筛选,最终选拔出最为优秀的人才予以录取。在此过程中,文院的相关科目又细分为专业性科目和通用性科目两类。其中,通用性科目将政治信仰列为首要考量因素,所有报考者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为了确保学府的顺利运作及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忠卫社本部和格致社纷纷在国立学府内设立分部。它们肩负着统筹学府相关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任,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特别调配。尤其是格致社的副社长何亦龙,这位备受赞誉的杰出人物,更是荣膺第二任大宋帝国国立学府教务司司郎一职。他将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学识底蕴,统一协调学府内部的组织建设以及思想工作,引领全体师生迈向辉煌的未来。
在这所庄严而宏伟的国立学府之中,设有一位地位尊崇、德高望重的山长,以及四位同样身负重任的副山长。他们分别掌管着不同领域的重要事务:学风建设、后勤保障、校园安全以及教学质量把控等关键环节。
这座学府内部结构严谨有序,下设了两个各具特色且相辅相成的学院——文院与理院。其中,文院注重培养学生们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而理院则侧重于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特别设立了一座名为“大宋帝国国立学府第一标准实验院”的机构,该实验院归属于理论部直接管辖。凡是涉及到理院相关科目的实际研究项目,都将在这里得到统一规划和实施。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理论部还决定将其办公地点迁至实验院内,并借此机会广纳贤才。那些具备出色能力的人才,不仅可以在此处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还有机会承担起指导新成员的责任。这种模式既能让学者们独立自主地探索学问,又能促进学术传承与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三年岁月,终于迎来了圣平二十八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大宋帝国国立学府隆重竣工,并正式开启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征程。这座学府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里,备受敬仰的大宋帝国圣子、国立学府名誉山长以及至高无上的大宋帝国统治者赵宇陛下亲自莅临学府,参加盛大的开学典礼并发表了激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的到来不仅彰显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更为全体师生带来了无尽的鼓舞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