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我请客,但是我没钱(第2页)

家里人也会得到妥善安置。

要是有什么突出的贡献,获得个院士的职位,社会地位都提高了。

老六看到朱元璋和朱吾适的时候,还是很惊讶的。

这俩人平时可不经常来。

“爹,叔父,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顺便有事儿跟你商量。”

“那刚好,我也有事儿找你妹两位呢。”

这波算是双向奔赴了。

朱元璋也没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

“你四哥在瀛洲那边,局面还不错,就是缺人手。你这边再给他凑些工匠过去。”

闻言,老六面露难色。

“爹啊,咋还要啊,上次不是就给了一批人嘛。那些人还没回来呢,又要啊。我这里也缺人手呢。”

老六说的也是实话。

大明百废待兴的,确实缺人。
新人的培养又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元璋和朱吾适也知道他的难处。

“老六啊,大家都难,尽量克服一下吧。”

除了克服,还能说啥呢。

“那好吧。”

老六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对了,记得找几个读书识字儿的,或者会教人的。

总是从你这儿要人也不是个事儿,我准备让老四在瀛洲开办一所学校,自已培养人才。

现在就是缺老师,所以你找一些比较会教的过去。”

这就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明以后只会越来越需要工匠,不可能每年都往瀛洲送人的。

“我知道了,叔父。”

老六每天都待在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这里的事儿他门清。

谁有什么特长,他也是了如指掌。

可以说,老六是最让朱吾适省心的了。

“对了,老六你刚才说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吗?”

提到这事儿,老六又恢复了笑容。

“好事儿,大好事儿啊。我们做出火车了。这次保证不会再脱轨了。”

之前老六和解缙父子一起研究蒸汽机车,研究是研究出来了,就是忘记搞刹车了。

铁轨还弄成了一个圆圈。负责烧煤的还一个劲儿地往里加煤。

最后成功脱轨,蒸汽机车也报废了。

经过朱吾适的鼓励,他们没有气馁,再接再厉,继续完善自已的研究。终于是把蒸汽机车又能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