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2页)

长得吧,确实还不错,但是也没有到惊为天人的地步。

至于说温柔体贴,不好意思,大明也是封建社会,这里的女人已经够温柔体贴了。

小日子的那一套还是从华夏传过去的呢。

朱吾适看几个女人长得还可以,也算乖巧懂事,就先送到朱棣的特工学院去了。

先去上上思想政治课再说吧。

万一包藏祸心咋办。

虽然对王德发很放心,但是王德发又不是测谎仪,也不可能完全看透人心啊。

朱棣的特工学院可是个好地方,里面可以教各种技能。

最基础的就是语言了,还有一些其他的生存技能。

空闲时间还要上政治课。

在里面待一段时间,基本上就忘记过去,只知道效忠大明了。

古代人培养死士还是很有一套的,毕竟信息不发达,很多人都没怎么读过书,民风毕竟淳朴。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嘛。

朱吾适不知道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但以他的亲身经历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他帮着大明的公务员提高了好几次俸禄,也没见有人主动上门感谢的。

有些官员碰到他还会下意识地躲避。

甚至到现在还有些读书人背地里说他不务正业,贪图享乐,与商人为伍,有辱斯文。反倒是没读过书的百姓,在街上见到他,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下。

沿街的摊贩还会追着他,想要给他一些自家卖的产品。

所以啊,读书人负心不负心,他不敢保证。

但是肯定跟淳朴沾不上边儿。

他们大概觉得,涨工资是因为自已工作干得好。

对于这种人,朱吾适也懒得搭理他们。

当官的在历朝历代,都是最难搞的人。

老百姓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身体健康。

商人追求的,无非就是多赚点儿钱。

只有当官的,什么都想要。

升官发财样样不能少。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

但是好像懂的越多,就越不容易知足。

不过嘛,有朱元璋压着,这些官员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这不,刚过完年,就又要处决一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