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电工解缙(第2页)

是的,只是搞电灯而已。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除了电话,其他的都能实现。

只需要搞个太阳能板安在房顶上,然后电线接到屋里,安上灯泡就行了。

不能说有手就行吧,反正很简单就是了。

解缙父子三人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马上就把包船的资料放在一边,开始研究起电路了。

有这种学习劲头,何愁大明不发展啊。

第二天,三人就入驻工地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这两月大明的一切都在稳步发展。

蔡总做完月子后,直接带着孩子来到了大明。

大明的空气好,更适合孩子的成长,而且还有马皇后帮她带孩子。

蔡总也很自觉地上岗了。

带着她准备的管理方面的书籍,以及自已抽时间写的教案,开始了她的教学工作。

学生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

都是一些孤儿,对他朱元璋和大明绝对的忠心。

至于为什么不找勋贵子弟。

用他自已的话说,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啊,不能轻易传授给别人。

而且还可以无缝衔接到军队。

本来勋贵子弟就是军队出身,再配上现代化的管理,万一造反了咋办。

还是孤儿好,无牵无挂的,命都是大明给的,压根儿不会想造反的。

就算想,也没那个能力。

朱吾适虽然觉得这个想法挺狭隘的,但是也没有反驳,随他去吧,只要有人才就行,至于什么出身,朱吾适不在乎,工具人而已。

朱吾适更关心的是他的产业,大明皇家步行街依旧是应天府著名的景点。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有事儿没事儿都喜欢来逛逛。

就算不买东西,起码干净啊。

别的街道污水横流的,步行街呢,比自已家都要干净。

来逛一圈儿,心情都好了。

彩票的热潮过去之后,应天府的百姓也明白了,靠着这玩意儿逆天改命,太难了。

除了那些依旧抱着发财梦的,和喜欢赌的,还有那些有钱人外。

很多老百姓已经不买彩票了,最多也就是哪天心情好了买一注试试运气。

就算这样,靠着彩票月入十万两也是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