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是时候给自己找个能办事的秘书了!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在南境百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动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私塾中去读书认字,希望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未来。


 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李钊对高要最为钦佩之处。高要不仅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还大力推行读书认字,为南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无疑是高要治理南境的一大亮点。


 也正因如此,再加上高要开设了商山书院这一举措,使得李钊对高要的好感度逐渐提升。然而,当得知高要如今已成为丞相,并完全掌控了整个南方后,李钊对于高要突然要求见面一事,心中仍感到些许诧异。


 待李钊落座后,他毫不犹豫地开口询问高要:“丞相召见属下,不知有何事相商?”言语间透露出一丝不安,毕竟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


 此前,由于官员私下帮忙、伪造成绩等问题,商山书院内部已有不少人受到了高要的惩处。李钊对此事心知肚明,他也清楚这件事与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他不仅是负责最终审计的负责人,还是整个商山书院的总管。


 尽管商山四皓被称为院长,但实际上,真正的权力大多掌握在李钊手中。毕竟,那几位老人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全面管辖书院的事务。


 李钊虽然已经成功的证明了自己并没有参与其中,但是这关系本身就是连带的,李钊一个失察之罪还是难免的,而现在高要更是直接召见自己,李钊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放轻松些,不必如此拘谨。”高要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道,“此次唤你前来,实则是有要事相商。本相有意让你担任本相的相佐,不知你意下如何?”


 相佐这一官职,其实并不属于秦朝的官职体系,而是源自战国时期的官职体系。而且,并非每个丞相都会设置这一职位。一般而言,相佐就如同丞相的秘书,负责为丞相跑腿、处理各种事务。虽然其官职级别不高,但实际权力却相当惊人。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说的便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