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诸侯联合,准备抗高?(第2页)

自此几大诸侯也是快速的联系在一起,想要尽快商议出一个可行的办法,选择了一个靠近关中的位置,几方势力也是各自派遣自己的代表开始参加商议如何对付高要的事情,而这一次的唯独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的人便是刘邦,或者也可以说是神秘易小川,

现在的神秘易小川可不是当初的刘邦,而且立足之地也完全不同,原本的刘邦,在沛县发家,泗水郡为踏板,笼络人心,攻取咸阳,之后为了免除项羽的戒备心,还主动示弱,并且选择了巴蜀之地,也就是远离项羽的位置,

但项羽太过于轻视了刘邦,而且还将当时巴蜀二郡以及汉中,乃至于是部分关内地区都交给了刘邦,这可是富庶之地,三国时期蜀国能够成立的根基就是在这蜀中,有着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雨水丰润,能够积累大量的粮草,

后期刘邦以"义帝熊心,报仇雪恨"为名,趁项羽退兵齐国之机,集结所有兵马,率领五千精锐,大破项羽。刘邦以"义帝熊心,报仇雪恨"为名,趁项羽退不出齐国之机,集结全部兵马,率领殷朝司马颖、常山张耳、河南慎阳王、汉朝信王、魏国鲍王等共五十六万大军,向东三路进发,

虽然之后经历了彭城之败,但当时主要损失的却是诸侯联军的兵力,刘邦自己的精锐得以保存,刘邦在夏邑秘密绕过吕泽的军队,与吕泽一起撤退,萧何则率领关中援军前去增援,自己则在途中收拢败军。刘邦一直退到荥阳以南的泾邑、索邑一带,才和关中援军的骑兵击败项羽的先锋部队,夺回了阵地。

刘邦留在荥阳,率领主力部队在前线抵御楚军,以韩信为主帅,曹参、顾婴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在北方开辟战场,

项羽虽然在正面战场占据优势,但却无法突破刘邦的正面防线,双方发生冲突。然而,由于韩信的齐国威胁和梁彭越不断袭击楚军粮道,形势对楚军越来越不利。汉高祖四年八月,项羽不得已与刘邦议和,同意"分天下于中,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