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南境面临的新问题!(第2页)

 当下恰好正在推行军事改革,这无疑又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毫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般的烧钱窟窿!若不是因为有神秘系统的支撑,高要恐怕早就难以招架、无力维持下去了。而商会所赚取到的钱财,近乎一半都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了对军队的津贴补助以及各类武器装备的研发工作当中去了。

 同时随着增加了四郡之地的原因,人才缺口也是进一步加大,虽然这些年高要一直在培养,不过还是比较偏向于基层一些,一些真正的人才还是不够用,询问了一番下来,现在有两个解决的办法,

 其一乃是由李斯所提出的策略。李斯在当时拥有着极强的号召力。他计划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召集那些昔日的大秦旧臣,以此继续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来治理国家。不得不说,这一办法的利弊均是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的。

 先说其好处吧,这些大秦的老臣子们无一不是历经风雨、经验丰富之辈,他们在为官之道上可谓游刃有余,能力方面更是毋庸置疑。若让他们依循过往的规矩行事,便能有条不紊地稳定当下局势,并迅速着手恢复各个郡县的勃勃生机。

 其弊端同样显着。毕竟这些人均为大秦的旧臣,他们对大秦的归属感相较于对高要而言可要强得多了。再者,从观念上来说,在高要看来,这些人的想法多少显得有些因循守旧。

 而且能完全排除其中有人会表面顺从、暗地里违背旨意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李斯所召集之人,要么是他的门生弟子,要么就是往昔的下属。一旦这些人纷纷得到相应职位,那么李斯本人距离高位恐怕也是近在咫尺了。如此一来,权力过度集中于李斯及其亲信手中,或许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

 然而针对此事,李斯并未加以掩饰和隐瞒。而高要呢,则毫无生气之意。因为他深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俗语所蕴含的道理,此乃人性之常态。更何况,李斯怀有重新掌控大权的念头以及这般野心,于高要而言,实则并非坏事。只因唯有李斯怀揣着如此野心,他方才会愈发勤奋地为高要出谋划策,并竭尽全力去谋取高要的支持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