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当时的确是草率了!(第2页)

 高要下达命令时,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他顶着大将军的头衔,但实际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得很,他才是真正的主君。就算前方等待着的是刀山火海,只要主君下令,哪怕战死沙场亦在所不惜。可是眼下突然冒出来个张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或许在外人眼中,张良还颇有些名气,然而在南境之地,绝大多数士兵根本不知道张良究竟是何方神圣。即便他头顶着“黄石公弟子”这样的名号,依然难以令三军将士心悦诚服。

 听着韩信那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高要此时此刻也不禁微微陷入了沉默之中。他心里很清楚,韩信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半点虚言。张良此次的擢升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确实远远超出了南境众多将士们的预料。而且与英布的情况有所不同,英布所担任的不过是一个临时性的先锋将官职务罢了,其职责相对较为明确和固定。

 说白了,英布只是暂时统领一军,负责冲锋陷阵而已。能否真正在军中站稳脚跟,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威望和势力,关键还要看英布自身的军事才能以及后续战场上的表现如何。而对于高要来说,给予英布这样一个临时发挥的机会和平台,其实并不会对整体局势产生太大影响。毕竟无论有没有英布这个人选,前去支援陇县的行动都是势在必行的。

 然而张良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张良一跃成为了军师,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张良长期跟随在高要左右,平日里发号施令时大多是以高要的名义行事。正因为如此,众人自然而然地便不会对张良有过多的抵触情绪,而是更多地将他视作高要身边的一名谋士或是参将,认为他的主要作用便是协助高要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方针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良的擢升并没有引起太多实质性的反对声音。

 然而现今的此项计划决然不能假借高要之名来颁布施行,只因依照常理而言,此时此刻的高要理应被困于桂林郡之中,故而只能凭借这位军师所下达之命令来发号施令。恰恰由于此等缘由,当下的矛盾已然被更进一步地激化开来,这无疑便是摆在眼前的事实真相所在。

 “嗯,此事确实稍显不妥当啊,你所言极是。只不过眼下木已成舟,不管后续还会冒出何种问题,都唯有待到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再行将所有问题统统一并妥善处理掉了。”

 高要并未矢口否认自身所作安排存在差池之处。想当初他被困守于夏县之际,着实苦无良策以应对困局,而张良的适时现身则在极大程度上替高要排忧解难、化解危机。正因如此,高要干脆便以军师之位厚待张良。只是如今回过头来仔细思量一番,倒也确如韩信所讲那般,一旦萧何、曹参等人获知了此间内情,即便他们嘴上并不会明言抱怨,但内心深处想必也定然难以释怀、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