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韩信回归,对张良的疑惑!(第2页)

 当下的局势异常严峻,象郡的朝廷大军已然被全面卷入粮食匮乏的危机漩涡当中。即便他们已丧失廉耻之心,甚至连普通老百姓辛苦积攒的口粮都不放过,但所获取的粮食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无济于事,并无法有效缓解大军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经过这一场鏖战,原本将近十五万之众的朝廷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八万人马。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军中粮草严重告急。在此种艰难处境下,神秘易小川别无他法,只得将朝廷大军的兵力高度集中起来。因为他深知,如果此时分兵行动,那么朝廷大军的溃败速度将会如同决堤洪水一般迅猛无比。与此同时,他还指挥着军队朝着南海郡的方向缓缓收拢靠近,试图寻找新的转机和出路。

 此时朝廷大军与南境军之间的局势已然发生大逆转!原本占据优势的朝廷大军如今竟逐渐落入下风,形势岌岌可危。在此关键时刻,对朝廷大军而言,最为明智之举无疑是迅速退兵。然而神秘易小川心里却如明镜一般清楚,如果就这样轻易地撤退,那么日后想要凭借正面战场来战胜、乃至斩杀高要的概率将会变得微乎其微。

 正因如此,心有不甘的神秘易小川绝不会心甘情愿地下令退兵。要知道,整整三十万之众的朝廷大军倾巢而出,最终都未能成功征讨南境。不仅如此,就连威震天下的项羽也曾败于高要之手。眼观当今之世,似乎已无人能与之抗衡,具备与其在正面交锋时一较高下的强大实力。

 面对这般严峻的局势,神秘易小川深知当下之计唯有一边坚守住夏县,另一边则需朝着南海郡的方向逐步靠拢。毕竟,军中粮草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若继续僵持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尽管两军会合之后仍可能面临粮食供应紧张的困境,但至少还不至于到弹尽粮绝、无米下锅的凄惨境地。

 同时双方整合兵马到一处,至少又是十几万的大军,可以向着南海郡发动最终的进攻,同时直接命令王贲作为援军,撤出甄陀地区直奔南海郡而来,只要夏县还在己方打得手中,这个计划就是可以实现的,

 高要的书房之中,桌子上摆放着一摞摞来自各个战场的情报卷轴。高要神情专注地逐一审阅着这些消息,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要那张原本紧绷的面庞逐渐舒展开来,最终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整个战局对他们一方确实极为有利。尽管尚未达到稳操胜券的程度,但与开战之初相比,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回想当初,南境军与朝廷之间的胜算对比可谓悬殊,大约只有三成把握。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比例已悄然逆转至六成以上。胜利的天平正缓缓向南境军倾斜,局势愈发乐观起来。

 至于那个神秘易小川曾经提及过的关于“历史的影响力”之类的说辞,此时的高要对此已是嗤之以鼻。回想起那时,他很有可能只是被易小川故弄玄虚给唬住了。那家伙无非是想扰乱自己的心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