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无情的第三场考核(第2页)

 

 可见,白鹿书院的师资力量,确实不一般。
 

 柳斋长环视一圈之后,考生们纷纷停下议论。
 

 咳嗽一声,柳斋长也不废话,大声喊道。
 

 “第三场考核,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书院学子,举着一块巨大的牌子,绕着空地走了一圈。
 

 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字。
 

 “子曰”
 

 看到这个题目,唐寅不由无语。
 

 这么抽象的题目,你特么也搞的出来?
 

 这就好像,后世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只画了一个圆一样,简单至极,又充满了陷阱。
 

 这种奇葩题,有无限的想象,考验的便是考生的想象力。
 

 难以想象,在八股文当道的大明,白鹿书院竟然会出这样的考题。
 

 其实许多人都误会了八股文。
 

 八股文虽然需要特定的格式,来叙写文章,但是内容却也能够玩出很多花来。
 

 比如截搭题,又比如今日的这种抽象题,都很有意思。
 

 子曰,在论语中,可算是出现最多的两个字眼,然而也是最不被在意的两个字。
 

 考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开始构思文章。
 

 子曰,乃孔圣人之言也,简单理解,就是孔子说.....。
 

 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这破题,有太多的子曰可以写,但是却又感觉难以下笔,考生们,顿时抓耳挠腮,神情着急。
 

 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东西,却极其复杂。
 

 最终不少考生,便选择摘取其中一句,顺着写下去。
 

 邓太安自从看到这个题目,就紧皱眉头,陷入沉思。
 

 第三场考核,注定要淘汰大半的人,出这样的题目,自然有其用意。
 

 他虽然是内定人员,但是若在其中表现的好的话,没准还能被柳斋长看上。
 

 以后,中了举人,去了举人院,依旧是c位的存在。
 

 邓太安逐一分析文章的切入点。
 

 若是从论语中,摘取一句话来论述,就算你写出朵花来,都毫无亮点。
 

 要想写出彩来,就只能跳出书本,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