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什么?光刻机完成了?(第3页)

  王放和刘国栋众人也将各自所研发的东西告知了丁毅和王衍。

  首先。

  刘国栋解释道:“开始,他并没有考虑到光刻机内部电流导密度的问题,只是通过他极度擅长的几何学尽可能的在目前现有的光刻机基础上,通过更加新型的组合构成,将邵氏集团的最新光刻机的容量大大的提高,直接利用数月的时间,将容量提高到了目前的极限!”

  “而一开始,丁毅教授和王衍院长两位前辈莅临的时候,我们的光刻机如果完成组装,那么大概就已经能够做到4nm精度阶段芯片雕刻,其实我们本来就想着向邵总汇报,看能不能用4nm精度的光刻机暂时的换取资金收益!”

  “然而,好景不长!”

  “那时候,网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由贾赫顿牛和米谢尔帕两位世界光刻机领域的大佬参与的研究中,这3nm级光刻机的实验体已经问世,所以我们这边,也就一直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

  ......

  听到这里,贾赫顿牛和米谢尔帕却摇头说道:“其实,我们的那个只能是仅限于实验品的存在,而咱们邵氏集团的光刻机模式其实是已经能够到达量产的阶段,所以实际的性质和价值还是不一样的!”

  王放:“没有错!”

  而此时,王衍却又向王放问道:“那么你们最后,又是如何将完成现在的2nm级精度光刻机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