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商洛的假期(第2页)
“这么方便的吗”
法厄同看了他一眼:“这是国子监你别搞错了.这是名义上的最高学府。虽然被人说性价比不好,但是行政程序上给你的便利可多的是。所以许多有志于成为史官的人都会报考国子监。光是这些合作课程,就能帮你整个人的人生节省8个月左右的时间——平均是8个月,最多节省一年都有可能。你看到袁都督那样子了吧”
商洛点了点头。
到了袁都督那一层,以及之前的每一层,有时候一两岁差的就是人生的一个大阶段。“话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没人来报名我们国子监呢”
法厄同诧异道:“你这人怎么喜欢给自己揽活你又要开始琢磨国子监要怎么招生了是吧”
“不是不是.我是问,这么好的待遇为什么没人来呢”
“性价比,主要就是个性价比。史官不是最好的出路,但却需要最高的分数。这实际上和许多军校一样,不是真的有那种‘抱负’的人,很少会走这条路。我当了一段时间的助教也发现了。”
“哦”商洛疑惑道,“其实我还不太了解做史官是什么样子。你打个比方”
“打个比方比方说啊,你平时见到的有独立监察权的监察御史,御史队伍的中流砥柱,正牌御史的入门,可以被人叫作‘御史’的最低等级——要达到这个身份,平均年龄是35岁,国子监大概32岁。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国子监的学生,你也要毕业10年之后才能拿到监察御史的身份。”
监察御史,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御史,御史的指名亚种,整个御史一系的官职就是从御史上延伸来的。好比是警察局的警察。这一系,有时候也叫科道官,指的就是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
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史官,是天子和诸侯,以及大夫们的秘书官和史官。秦朝有御史大夫,唐朝有御史台。到了大明这里,就是都察院。而监察御史,是都察院的中坚力量。
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成为监察御史,意味着拥有办案权——可以领衔办一个案子。差遣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目,比如巡农御史、巡漕御史、巡盐御史、巡茶御史,以及巡查两京一十三省的司法刑狱,主持重大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其他大案要案,以及监督各级科举考试等等。
一名监察御史可以组织自己的团队,可以拥有自己的下属。他的直属下属是“判官”。
判官是御史团队中实际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的人员。因为御史到了一个地方之后,他需要在陌生的场合开展自己的工作,所以需要根据需要招募不同的判官作为自己的代理。而经验老到,并且通过考试的判官,就可以在年龄合适的时候晋升为御史——一般会以见习御史的身份,担当御史的副手和主任判官,然后才会完成晋升,拥有自己的办案团队。
御史和判官,就是都察院一个个办案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判官
而这么个监察御史,是七品官。
“原来只有七品吗”
在应天这种地方,七品官多如牛毛,掉个广告牌下来说不定就能砸死几个世袭百户。
“如果是科举出身呢”商洛问。
“科举的话,外放县令起步七品,翰林院也是七品编修起步,但之后就是火箭升官。40岁之前到五品官都不是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史官毕业10年,也就是进士的起步——正途官身还得有个进士出身,御史系的功名基本都是举人。举人的升迁是有个硬天板的。”
“这个天板在哪”
“就是监察御史了。七品监察御史就是天板,对比外面的县令。你升成监察御史之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动了,最多退休之前10年升个冗余性质的后勤办公室,给你调整下心态——你看监察御史自己的班子有多全面就知道了。监察御史的团队往往都非常稳定,一个判官在他手下工作十几年才会出师。如果御史本身调来调去,脱离办案一线,那就没必要搞这么完整的团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