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罗马的训政

“翰林院要派遣一个顾问团过来?”商洛接到了电话。

【是,我帮你先接了。那边希望你接待一下,因为朝廷想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都是哪些人?”

【据说主要是在都察院实习的庶吉士——也就是说他们将来可能会进入御史序列。另外翰林院出身的他们,将来可能成为阁老?】

“理论上是这样。”

根据商洛所知的,大明的规矩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虽然晋升渠道不只科举这一种,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各个部门的考试也可以获得公职。但如果想要进入朝廷之巅的内阁,那么此人必须有曾经在翰林院任职过的经历,换而言之就是必须在某一次的科举中至少获得三甲进士,以翰林院成员的身份开始自己的仕途。

【以罗马的角度来说,翰林院其实和元老院类似?】

“这么说也不是不行,翰林院确实负责政策的制订,并且开会的地点在奉天殿。不过论统治力,翰林院完全和元老院不能比。”

【但是你们的翰林院.好像更加正义。这竟然是所有都可以通过科举来进入的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至少说是最高权力机关之一。任期有限制吗?我看许多翰林的任职期限非常长的。】

“翰林院整体是有任期的,任期结束叫‘散馆’,一直考中就是一直当翰林,年限越高等阶越高,期限也会略松些。”

这是和“历史上”的翰林院不同的地方。一般而言,散馆仅针对庶吉士的实习生,并不针对资深翰林。但这里似乎是为了增加流动性,也为了让所有翰林保持工作状态,所有的翰林全都要在自己的馆内定期应对散馆考核。考过了就留任或者升职,考不过直接散馆。

庶吉士的庶常馆往上,还有士林馆和玉堂馆之类,以及最高级的太史馆。不过实际上都是荣誉头衔,是用来领工资的。就职权而言,所有翰林都差不多。

“后面派来的翰林是分属都察院的庶吉士,所以应该不是来找我我麻烦——想想也是,找我麻烦做甚,现在大家都是想要把事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