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定策(第2页)

所以文仲在这里要是不把事情说明白,那后面所有人都得和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我知道各位在想什么。实际上因为事发突然,我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所以赶在最后期限之前,我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告知诸位。”文仲拿起一份文稿,“目前共有10万王师和8万水军处在征讨倭国的前线。根据最新战报,倭京江户已经被王师镇压,夷为平地。但王师还将继续执行任务,直到目标完成——就是这样。”

他放下了稿子,众人都傻了。

“文阁老.校长,您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啊!什么任务?在哪执行?王师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文仲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

“那王师的补给呢?宣传工作呢?年关将近,许多需要由京卫,尤其是天津卫来执行的仪式工作,这些怎么办?还有年关将近,如果这场战争打过年关的话,我们要怎么对外解释?”

他们还没有提最现实的经济问题。他们知道文仲会说的。

“各位,我们首先还是来算算账。”文仲开口道,“这笔账,是0。今天所有的开销,都由天子本人承担,诸位可以不必记在账上。”不用算账,这可以说是今天最好的消息——随之带来的还有更好的消息:因为账本不从朝廷这里走,所以这件事大体上和朝廷的关系不大。

至于调动这么多兵马还没让朝廷知道,这种重要吗?很重要,但这就不是翰林们要关心的事了。奉天殿只保证推进议程,保证所有的事都决策、草拟,并且广布下去。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制订,所以显然也不需要他们知道了。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有人向文仲问。

“主要是宣传工作。”文仲答道,“因为眼下,有件事恐怕要告知诸位。”

文仲看了看门口。锦衣卫站在奉天殿四周,充作“大汉将军”。奉天殿里的诸位又掌握了枢机要事,这里讨论的每一件事都是朝廷的顶级机密。所以,这事情他们是可以知道的——但就算权限足够,这对所有人来说倒也还算是一种认知上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