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鲤鲤鱼仙人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奉天殿(第2页)
他的话很重要,因为朝会是定策的地方,是科举共和制的核心。但也不太重要,因为文仲本人实际上不能对任何争议问题发表意见。因为他在所有事都要在最后发言,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大局已经定了。
不过间接地,他可以对议程顺序的安排来影响某些决策,但那都是后话的。
在这里,文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到得比所有人都要早,走得比所有人都要迟。
虽然他实际上并没有实际影响过今年的任何一次决策,不过他的威望也足以让所有刚进门的人不敢应声了——毕竟,他其实就是替朱先烯上朝的人。朱先烯不上朝的时候,这个朝都是文仲在这里上。
而在这里开会的人,并不是罗马意义上的议员或者执政官,他们是议郎。议郎是郎官,是历年科举的中选者——或者具体来说,他们是翰林。作为翰林,他们实际上是整个朝廷中最为年轻的一批人,但他们实际掌握了起草诏书的巨大权力。翰林也有自身的晋升体系,一共10级,从大学时、学士开始,到待制、应奉为中坚,以庶吉士为最末。
历年科举的一甲三人会从第4级的【编修】开始,其他人中的大部分会从最低级的【庶吉士】开始。翰林院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定期的改选,考核通过就可以继续留在奉天殿的枢机之中,考核不通过就会外放到六部九卿衙门或者州县去。
这里的所有人都精力充沛,甚至全都保持在应试状态,乃至于考前冲刺状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命中智力的巅峰时期,只要能一直保持就能一直在这位子坐下去。因为朝廷的诏书,需要效率最高、脑子最活化的人来制订。
虽然国策的方向归根到底是阁老们和六部九卿衙门来制订,但具体应该怎么做,是完全从翰林的笔下流出去的。而翰林院中会有一些人会被定向培养为“六科给事中”,在奉天殿中获得特殊席位——他们可以直接封驳朝廷已经披红票拟的奏折,行使否决权。六科给事中分别盯防礼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分管刑科的也分管锦衣卫的逮捕审问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