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改科举制!(第2页)

 “教育?”苏轼脑袋中快速的思索着,在宋朝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书院,这个传统主要是起源于五代,但是那个时候,五代正忙于征战,对于教育这方面的普及根本就无暇顾及。

 随意,朝廷根本没有对于这方面的应对,基本上都是民间自发的,宋代是书院的鼎盛时期,宋朝统治者重视文化尊重读书人,扩大了科举录取名额,所谓“早晨还是一个农夫,晚上考中进士成了天子门生”。

 宋朝的读书教育已经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也成为宋朝重文轻武的一个原因。

 “陛下,大宋虽然军事上实力稍差,但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很好的,除了著名的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民间的书院也是不计其数。”苏轼如数说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如果让你主持教学这方面,你会怎么做。”

 “啊?”苏轼先是一愣,显然没有意料到朱厚照会这样问,但还是快速的在脑海中思索着,对于大宋现有的书院模式,在他的心中改动的几率并不大。

 读书成为改变命运的途径,民间百姓重视教育,这种良好的风气只要持续发展下去,肯定对国家的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陛下,我认为原大宋的教育模式可继续沿用。”

 “哦?”朱厚照并没有给出意见,而是将脑袋转向另外一侧的司马光,“你怎么看?”

 “陛下,大宋原有的教育制度大体上呈向好的趋势,但是一些细节上可能好需要完善。”司马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