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谈笑有鸿儒(第2页)
大嫂和冯五哥就在一旁看热闹,抿着嘴瞅着孔盛冬。
“她哥估计会给她买东西!再说不是也给你和她每人三十文吗!五哥给狗起个名字吧!”孔盛冬忙着转了话题。
“叫黑猪吧!你看它挺瘦的,叫着叫着就胖了!”冯五哥一本正经的给起了名字。院里人都笑的前仰后合,小英哥追着小黄狗喊:“黑猪!黑猪!”孔盛冬一阵无语!然后嘿嘿怪笑!七姑娘也扶着门框笑了起来,笑得院里充满了生机!
“那如果将来我们家里养了小黑猪,那叫什么?”大嫂问。
“那就叫黄狗!”孔盛冬也一脸正经地说。
“哈哈,你们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七姑娘气的笑骂起来。
冯老大和冯老三回来听说小狗叫“黑猪”,三哥连说:“好名字!好名字!”冯老大看着一院人,一阵无语!“叫黑猪的黄狗,叫黄狗的黑猪...什么啊!“这两个起名字的人大概书读的确实有点杂了。
村里的变化显而易见,家家多了点的收入,不至于饿肚子,人们脸上都有了神采。秋天又收了庄稼,个个都高高兴兴。又有不少周边的零星散户迁到了村东,从安宁村、河口村又过来十几户,双梁村越来越像个大村子的样子。冯老大和小夫子核对了秋天的收成,就组织各家备好了税,统一让小夫子李知行交到县里,多交就多交一些,省得官兵借口来捣乱,有日子过得不好的,就拿出商号的钱贴补一些,让大家不要再因为摊税发愁。
冯老大和老夫子还商量着等年底人都回来就好好归拢归拢人手。眼下镇子里的生意红火,几乎每天都要拉两大骡车的铁器、木炭、干野菜、干蘑菇、草药等等送到镇子里的云盛堂,然后拉回来村里需要的盐巴、粗布、小麦、高粱及很少很少的猪肉等等。还有挣回来的铜钱,就在村子中间靠山的土壁上凿了三间窑洞,还用石头砌了内墙和门洞,找石铁匠装了铁条护栏,让李虎和冯五哥两队人安排常驻三四人在一间里,一间放钱,另一间大一些的以后议事用。上泉镇没有柜坊,除了在两个铺子里留出一部分钱,剩下的都带回了双梁村。巡村队的两队人也增加到三十人,每人每月额外得80文,都是村里最可靠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