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5章 谢景一向是有主意的(第2页)

 “之前就听闻谷夫子脾气古怪,外人不易见得,你们却愿意亲自带敬文前往,这份情,我记在心里了。”

 “舅舅客气了。”谢砚礼淡声回了一句。

 一旁的邹敬文也乖乖地低头行了一礼,言辞恭谨:“多谢姑父姑母。”

 话毕,几人又寒暄了几句,便起程出发了。

 马车在平稳的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内一派静谧。

 谢砚礼和秦九微紧挨着坐,邹敬文和谢景分坐两侧。

 邹敬文时不时掀起帘子看向窗外,整个人分外激动,几乎端坐不住。

 “敬文?”秦九微出声唤了一句。

 两人眸光对视,秦九微含笑出声问道:“你似乎很开心?”

 邹敬文用力点了下头,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一直都很仰慕谷夫子,从小就听过他的名字,尤其是他论儒道兼修,提倡通融百家之说,实在令人敬佩。”

 他抬头看了看两人,脸上带着一抹少年特有的羞涩与憧憬。

 “还有他当年在岭南解难一事……那场旱灾,百姓苦不堪言,是谷夫子献计修渠,引水灌田,才使得许多人免于饿死。我觉得,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是个真正为民请命的贤者。”

 说到这里,他眼里闪动着光彩,握着书卷的手略微用力。

 “能够见到谷夫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父亲和祖母知道这个,所以这次上京来才特意带上我。”

 “没想到,竟然真的可以见到谷夫子!”

 秦九微深深看了他一眼。

 傻孩子,真以为见到谷夫子是凑巧的吗?

 你可知你祖母愿意拿出十万两白银,为你寻得这个机会。

 秦九微和谢砚礼都没有开口说出来。

 到底是他们的家事。

 邹敬文知道谢砚礼是谷夫子的学生,便开口询问起来。

 谢砚礼在外,一直话少,这次说的也不多。

 问到他时,才说几句,但足以让邹敬文兴奋了。

 一路上都是这般闲聊,邹敬文正说得起劲,提到一本书时顿了一下。

 他眉头微蹙,一时想不起书名。

 “那本书,叫……就是那本,探讨儒道兼修的……”

 “《春秋兼融通义》。”

 一直没有开口的谢景突然出声。

 车上众人的目光都不由向他看去。

 邹敬文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对,就是这本!”

 秦九微转头看向谢景,眼中露出几分讶异。

 她知道谢景喜好读书,但不曾想,他连这样的书都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