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姥爷要辞职

李家屯、蟒村、张家屯三个村子的合同菜全部现金收购完毕。至于周边十几村子自发种植的蔬菜,泡菜厂检验合格后还是收购了数千万斤的过冬菜。

主要得益于泡菜厂有自营车队两个,大型拖拉机三百多辆,全省民营企业里就没有这么谁有这么大运力的。

南方的朋友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过冬菜,因为在东北,买白菜买雪里蕻买菜头不是论棵的,都是几百斤几百斤的买。这年头大棚菜没普及,过冬靠什么,当然就靠这些萝卜白菜了,一个省城,五六百的人口,用菜量大了去了。

这些过冬菜,一部分做了深加工,一部分运到了城里出售。

周边百姓富裕起来了,超过八成的农户家里有了自行车、黑白电视、马车骡车、柴油三轮车。更有甚者还买了比较稀罕的冰箱、彩电。

这天中午,刘夏莲的姥爷,生产主任徐长远进来了,返聘过来的时候是六十岁,现在已经六十有七了。

“姥爷,坐。”刘夏莲起身给姥爷倒了杯水。

“夏莲啊,姥爷想离职了。”

“是最近身体不舒服了吗?”

“没有,身体好好的。就是吧,年龄大了,思维跟不上了。我在这里许多年轻人没法上位,所以我想退了,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姥爷,要不这样,你每天不用来厂里,隔三差五过来指导一下,您是厂里的功勋元老,每年有百分之一的分红,你要是离职了,我没办法给你啊。”

姥爷忽然想起这事来了,当初想着泡菜厂,一个月给自己八十的工资就行了,谁曾想发展的如此之快。现如今自己工资六百五,是普通工人的四倍还多。当然,这都是小头,大头是每年百分之一的分红,创立之初都是他的技术指导,不然泡菜厂也不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百分之一的分红,去年泡菜厂去除乱七八糟的税费、工资、福利、甚至捐款都去了。还有三千多万的净利润,这可是净利润。百分之一就是三十多万,在这个万元户都稀罕的年代,三十万代表什么,相当于普通工人上班积蓄的三十倍。

姥爷叹了口气:“那不行,那我成啥了,工作了一辈子踏踏实实,不能干那事。”

“这样姥爷,以后呢上班了,就往办公室一坐。有需要技术指导的地方你去指导,没有你就歇着,这几年你也培养了几个技术骨干,该休息就休息。你这要是冒然辞职回家了,我怕大舅二舅说你。”

姥爷点点头,还真是个这个道理。现在老大在龙江省当县长,老二在市里当林业局局长。外表看风光无限,其实身在其中才明白其中的苦,五十岁的人了,能熬到这里已经算是到头了,在位置上安安稳稳退休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想再进一步难啊。

姥爷一年三十多万的收入,这笔钱很多,足以让父母、兄弟反目,所还是再坚持两年。

“好吧,我再干两年,主要是身体还行,还不到七十岁,还能干,闲下来我怕受不了。”姥爷转身回车间了,作为技术骨干这几年来泡菜厂没出过大的安全问题,和姥爷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徐姥爷刚走,新任助理小赵来了,说:“厂长,畜牧局张局长,下午三点过来找您谈事,你看你有时间吗?”

“张局长?好吧,那就下午三点,明天商务厅有领导来考察,老毛子开春后又要货。”

刘夏莲有些想不通畜牧局的为什么找自己,虽然自己开了许多养殖场,但是各有负责人。

下午三点,张局带了个副局,两人一起过来了,两人年纪可都不小了,四十多岁了。

会客厅助理上来上好的大红袍茶,闲聊了一会儿,张局单刀直入:“刘厂长,这次过来是有些事情要请你帮忙了,咱们县鸡鸭鹅牛马羊存栏量都达标,唯独肥猪出栏数量不够,究其原因是咱们县工人太多、农村种植户种菜赚的也多,所以养猪就少了。”

“不对吧,我村那野猪养殖场养的野猪可不少,每年发展的农户也有几十家,这产量可不少啊。”

张局苦笑:“刘厂长有所不知,二代野猪肥肉少,瘦肉多,价格比家猪贵,这些养殖户都卖到高档饭店去了,要么发到南方去了,谁会卖给肉联厂啊。顶多让肉联厂帮杀一下,所以不算业绩。普通的黑猪、白猪才是常规的猪肉。”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张局有什么成熟的想法没?”

“连城的饲料厂到处建养殖基地呢,还不如回家里来建造一个种猪基地,为村民提供猪苗,回收肥猪,饲料的钱也赚了,猪苗的钱也赚了,肥猪回收的钱也赚了。一举多得的事情,李少凌跟你关系比较熟,你劝劝他。”

原来张局打的这个主意,他们还不知道饲料厂其实也是自己的产业,不过这种事情没必要宣扬。当初没考虑从县城发展养猪是因为赵勇的老爹,也就是刘夏莲的叔公公。本来想着他从赵家沟能发展起来,结果五六年过去了,还是年出栏千余头,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行吧,张局亲自来了,总得帮忙。泡菜厂建一个散养黑猪基地,刚好利用加工剩下的菜叶,年出栏两千头应该问题不大。至于李少凌那我只能说给他说说,干不干是人家的事情。”

“好好,那太好了,成立猪场中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别的没什么困难,就没地方,散养怎么也需要几百亩荒地,又不能太偏僻,不然野兽袭击的风险太大。”

“我来找地方,给我三天时间。”

现在每年蔬菜收获的季节,太多的菜叶都浪费了,鸡鸭鹅吃都吃不完,刚好建造一个养猪场消耗一些没用的菜叶子,而且黑猪的抗病能力强,适合散养,也能创造一些商业价值,主要是还能带动周边村落一起致富。

张局见刘夏莲答应了,这事情也就算是完成了个大概,明年开春在发动一些其他的村民,明年秋天这任务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