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农场的发展规划
工人招聘主要从山东招募夫妻工,一般要求两口子,带娃过来也行,这边有小学,有初中。五万亩稻田,二十万亩草场,小型农场用不了多少人,估摸着也就是三五百人就足够了。
稻田大部分地方都不用太过操心,但是需要用平整。刘夏莲直接从白山武校调了二十台挖机,学员上着课就把活干了,不完美的地方教练处理。
插秧机和收割机是一台都没有,小马把问题汇报上去,刘夏莲让他安心好了。说是大强重工有购买的进口大型插秧机、大型收割机各五十台,每年都会过来干活赚钱。平常农场买十几台大强重工产的小型机械就行了,真正到了插秧、收割的时候就雇佣农机队。那超大型的机械一天下来能插秧上百亩,五十台机械就一天就是五千亩,十天就干完了。还不耽误给别的农场干活,这大农机除了买的时候贵点,用起来真没毛病。
相比起来大强重工生产的农机只能说是凑合用,刘大强曾坦言,差距太大了,造出来的东西耐用性上天壤之别。
听完刘夏莲的安排,小马完全颠覆了关于种田的认识。原本还认为五万亩水稻,最少也得数千人呢,没想到区区几百工人,农机都不用买多少,种植和收获期雇佣农机队就行了,还是自己家的农机队,左手倒右手。
“厂长,那牛的事情怎么办,要达到年出栏一万头的规模,最少也得五六千头牛开始养起,三五年才能算是有些成就,五六千头牛价值可太多了,能抽出这么多钱购买吗?”
“不用担心,咱们有种牛,上等西门塔尔种牛。买蒙古牛做母本,生产西门塔尔杂交牛,长势快。我安排大强重工生产一批刚结构的移动大棚,等明年开春了就把牛运输过去。”
“行吧,厂长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牛的事情就等明年开春了。”
龙江省气候寒冷,开春都快五一节了,差不多小半年呢。
刘夏莲一寻思现在普通的黄牛哪里最便宜,肯定还是内蒙啊,那边七八百斤的母牛才一千多块钱一头。要到了山东那可贵了去了,四五千一头。当然,东西也不一样,草原上的牛就是吃肉用的,山东的牛属于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