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石门华哥
第684章 魂牵梦绕的家乡(第2页)
朱明放下手中的烧鹅:“难道是港城华勇国际航运订购的?”
“对,你们咋知道的?”
“胡氏造船厂接的单子,最少能挣上千万呢。业内都传开了,买家是个外行,没怎么砍价。”
刘夏莲微微一笑,没在意。
当时胡刚给了两千万,这钱始终是要回给人家的。
“没关系,买东西不能不让别人赚钱。别扯远了,我买个造船厂,你俩能不能挑大梁。现阶段也不要太大的,八十米、一百二十米的集装箱船、散货船能不能做?”
“能做,绝对能做。给我俩一点时间,就是一百五十米的散货船也能造出来。货船和军舰不是一种东西,技术含量低,买到合适的钢板、材料完全可以生产。”
“那成,我筹措一个亿资金,去靖江买个造船厂,你和妹夫当总工。”
刘冬雪听了心怦怦直跳,自己跟二姐的生活其实已经是割裂了,仿佛那一亿就像是去邻居家借二百块钱一样。
妹夫一拍桌子:“干了,我就是担心距离不太远,原来的船厂老板继续报复我们俩。”
“你俩做不了厂长,我另外安排人。每人持股百分之一,每人年薪十万,配车、配司机。至于那什么厂长吧他不报复是他的造化,真如果敢来,那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刘冬雪挠挠头:“为啥不换个地方开,去鹏城或者连城。”
“扎堆好做生意,你买菜是去一个卖的地方,还是去好多摊位的地方?”
“当然是去好多摊位的地方。”
“这就是了。”
赵华在旁边憋着笑没说话,三妹还是嫩了点,为啥去船厂集中的地方去开,摆明了去挖墙脚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资高同行百分之三十,就能聚集比同行优势大量技术工人、工程师。
周边十几家大厂,十几万工人,有的厂子早已经是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竖起大旗,轻轻松松拉起几千工人,这厂子不就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