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激动的船舶专家(第3页)

 

东北河流滩涂特别多,非常适宜大鹅养殖。

 

二丫有些不明白:“姐啊,农户家都有养的鹅,为什么咱们还要培育呢?”

 

“这个问题说来就复杂了,农户家养鹅不注意定向培养,咱们这个鹅场的鹅叫做疤瘌眼鹅,人送外号产蛋王,当年能产五六十个,第二年能产百十个。农户养殖后效益高,然后能快速起群,这样屠宰厂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大鹅回收,现在每天两万只鹅的产量,如果没有大量的供应那是不可能的。”

 

其中还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农户家养的鹅质量远比养殖场的要高。养殖场短期催肥的鹅,鹅绒少,质量差。想要生产上好的鹅绒,那就要二年以上的鹅绒。只有普通农户家养二三十只的规模,才舍得把鹅养到两三年。

 

周边六个县,已经依托刘夏莲、刘秋月家的种鹅场、种鸡场形成了闭环的供应关系。

 

孵化厂提供鹅苗、鸭苗、鸡苗。农户自行养殖繁殖,屠宰厂常年大量收购家禽。农户增收,养殖场赚钱,屠宰厂也赚钱。市场经济逐渐繁荣,农村集市人流涌动。同时农民自家也能食用家禽的肉蛋,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

 

红松县小河沟村,董小正家就是最生动的写照。前年,他家日子勉勉强强,老婆一个,孩子两个,一家四口的小日子,主食就是苞米窝头,菜就是土豆白菜。

 

前年春天,小正的媳妇去了趟李家屯打工,一个月后拿了一百块钱和五十只小鹅回来了。

 

董小正当时就生气了:“媳妇,宁养十头狼,不养脖子长,这玩意可能吃。”

 

“你滚犊子玩意听谁说的,鹅吃料很少的,你当我去干啥了,我就去人家大鹅场打工了。家养大鹅五十只,给个银行都不换,你看我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