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小老四的政绩(第2页)

刘夏莲笑嘻嘻的:“刘镇长,我们都是过来陪同的,协助陈董事长谈判的。”

“姐,这里都没外人,你们就别打官腔了,怪累人的,如果猜的不错的话你咱爸喊你过来的吧。”

“虽然你我是兄妹,但是姜河镇可不是你自己的产业,领导班子要商议好,代表的是政府。”

“这个道理我明白,我刚来没几个月,很多事情可能说了不算,但是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上我是有话语权的。说吧,二姐都带来的什么厂?”

“李少凌饲料厂在这里建立一个分厂,建立一个养猪实验厂。徐雄在这里建立一个机械厂,主要生产小型商用、家用机械,磨面机、磨豆腐机、打谷机等等农村用的小型机械。堂哥刘富虹在这里开一家罐头厂的分厂,我呢在这里开一家土鸡孵化场。石门庄赵总从这里开家石雕厂,就是大门口的大摆件,石头狮子、石头大象这样的。李大美开个制造拖鞋的厂子。这么多厂子怎么也能招工两千人,你们镇瞬间就起来了。”

刘荆文若有所思:“听着很多,也都不错。可是工厂起来需要时间。有没有一样能做大的,能快速带动村民的,比如农业。”

“那你想怎么办?”
 

“我们这个镇是农业大镇,要不二姐来这里发展农业,种大棚菜,发展个几千亩,效益翻大翻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瞬间就起来了。”

“行吧,你协调几十亩土地,我开个示范园,然后招募种菜农户加入合作社,采取统一培训管理的方式,在你们镇发展一个蔬菜产业园,回头建立市场,这样效果非常的快、明显。”

“我代表姜河镇谢谢二姐。”

三日后,传来喜讯,港资牵头,在姜河镇投资八家公司。

其他的公司、工厂都比较慢,唯独刘夏莲投资的蔬菜合作社一周就开业了,在镇子不远的大河村安家落户,村长刘大河胸脯拍的山响,一定把蔬菜种植搞好。这都阳历五月份了,麦收过后,村里安排了两千亩的蔬菜种植,这个时候都是露天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