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略懂”的含金量

 下一秒,程俊的声音传入他们耳中:

 “什么样的人会下地狱?是作恶多端的人,就是说,只要人世间没有了作恶多端的人,地狱就空了。”

 “那么,怎么才能让人世间没有作恶多端的人?”

 程俊望着众人,说道:

 “这才是问题所在。”

 “孟子曰,人性本善,所以天下有德,荀子曰,人性本恶,所以国有律法。”

 “天底下之所以存在那么多作恶多端之人,是因为道德没有约束住他们,律法没有震慑住他们。”

 “如果每个人都有崇高的道德,每个人都畏惧雷霆般的律法,谁还敢作恶?”

 “没有人作恶,地狱不就空了?”

 程俊说完,看向了孙思邈,认真说道:

 “同理,孙道长说,人世间还有患病之人,便绝不做官,可是人世间什么时候没有患病之人?”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

 长孙皇后好奇问道:“那么,怎么才能没有患病的人?”

 程俊竖起两根手指,说道:

 “想要天下没有患病之人,比让世间没有坏人简单多了。”

 “光是我能想到的,就有两种办法。”

 孙思邈吃惊道:“两种?哪两种?”

 程俊说道:“第一种,《黄帝内经》中说,‘治病莫如防病’。”

 “韩非子所著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便提到过这一办法。”

 站在甘露殿的,都是有学识的人,立即想到了全文。

 程俊则简明扼要的说道:

 “这篇文章是讲蔡桓公派人招待扁鹊时发生的事,扁鹊望着蔡桓公的气色,说:‘君有疾在腠(cou

 )理,不治将深’,蔡桓公怎么回答的?他说‘寡人无疾’。”

 “五天后,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观察他的气色,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蔡桓公仍答‘寡人无疾’。”

 “又过了几天,扁鹊这次看见蔡桓公时,很郑重地告诉他:‘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蔡桓公这次连‘寡人无疾’四个字都不说了。”

 “几天之后,扁鹊再次来见蔡桓公,看见他的脸色,直接溜了,过不许久,蔡桓公果然病重,但已药石无医,神仙难救,最终病死。”

 “这也应了《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程俊对着孙思邈拱了拱手,说道:

 “孙道长一见皇后娘娘和杜公,不用诊脉,便知他们所患何病,可见医术不亚于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