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吸灵气(第2页)

 这一套看似不算严厉,但对于这些御史而言可谓是侮辱性极强,好几个人被锦衣卫“游街示众”之后愈发赌气,根本不打算动笔作文,只有一两个乖乖写了文章交给朱予焕。

 针对这种不配合的官员,朱予焕自然也有自己的手段。

 今日不配合,明日继续游,一轮游完游二轮,二轮不行再三轮,大明还没有到做不出诏狱囚犯三餐的地步,反正南洋学堂不论晴雨都会照常开课,随时随地欢迎这些御史们前来“检阅”。

 除此之外,枷锁上还能再来几个小巧思,譬如写上“高风亮节”、“勤俭节约”之类的字样,但写在枷锁上的词语能有什么好意思,无非是讽刺罢了。

 人人都知道锦衣卫心狠手辣,进了诏狱,能把自古以来的所有酷刑都见识一遍,但从未见过锦衣卫能想出这样“折辱”人的手段。

 比起酷刑,这种刑罚显然那要更加让官员们难以忍受。

 廷杖只是屁股痛,枷刑可是不停地丢脸啊!

 而这件事落到百姓们的耳朵里就逐渐变味了,大部分人只了解个大概,以为是御史拦着皇帝不准兴修学堂,但皇帝非但不予计较,甚至还只是让他们戴着枷锁来晒太阳、写两篇文章,这可比杂役还要轻松。

 “你看看那边那个,面色红润,啧啧……这是去坐牢了吗?怎么看着比前两日还胖了?”

 “陛下最重视读书人,太平茶坊现在还有雅集聚会呢,要我看,是他们太不识抬举了,不就是写一篇文章吗……”

 “听说一日不写是一篇,每日不写那就越攒越多,只怕之后能出一本文集!”

 “那是好事啊。”

 南洋学堂附近偷看的百姓们哄笑起来,随后又有人小声道:“听说了吗?陛下因为这些御史的文章里面有不当之语,要宣衍圣公进京面圣!”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听说衍圣公已经在路上了。”

 朱予焕当然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这件事的余波直击山东。

 更准确一点来说,是直击孔府。

 在和皇帝激情对喷的时候,御史们大多已经陷入到让皇帝“服气”的泥淖之中,却忘记了对面的皇帝从来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