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武进士(第2页)

 朱见深则是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厉害,厉害……”

 “不过,母亲更厉害,会用、喷火的弓箭——”

 朱予焕有些好笑,道:“等你们两个长大一些了,母亲教你们用会喷火的弓箭,好不好?”

 两个小家伙的眼睛都亮晶晶的,齐声道:“好——”

 在下首的张辅立刻明白了皇帝将两个皇嗣带来的用意,原来是为了彰显皇母对于原本的侄子、如今的皇嗣的重视。

 他们能看得到,下面的未来进士们自然也能看到,无形之中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流言。

 朱淑元和朱见深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都十分感兴趣,对下面的进士们指指点点。只是小孩子的精力到底有限,不一会儿便有些犯困,朱予焕便让人将两个孩子送回到贵妃宫中。

 “你们看着如何?之后武学也要开设实战课程,朕可不要只会纸上谈兵的军官。”

 张辅第一个开口道:“还是陛下深谋远虑,实战演练确实很有必要。平日里边境小规模的战斗交给这些走马上任的武进士,增长实战经验,若是他们连沙盘演练都不懂,如何领兵作战。”

 朱予焕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道:“英国公所言极是,这样的武学不仅要在国子监建立,供勋贵子弟和寒门学子学习武经、修习武艺,更要普及到全国各地,至少各府都要有一所武学,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有一定素质的军官保卫国家。”

 三人都纷纷称是,还是张辅委婉地开口道:“要想在全国各地设立武学,对于国库而言不是小支出,国家每年的旱灾水灾蝗灾不在少数,还有贵州等地的改土归流,要花费的银两不在少数,陛下……”

 朱予焕微微一笑,道:“昨日陈循也和朕说过国库的事情,重在开源节流四字,节流一事,朕自当以身作则。至于开源,朕也已经有了些想法,昔日太祖爷曾经利用商人来筹措和运输物资,今时今日朕也一样可以利用商人协同官员一起下西洋行商来充盈国库。”

 张辅等人闻言都有些不解,面面相觑。

 朱予焕将自己昨日所说简单复述了一遍,这才道:“除却善于辨别方向、有航海经验的人,朕打算委派一部分勋贵子弟一起再下西洋。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宣扬国威,还有一件要紧事,那就是和随船而行的工匠们一起考察当地,是否有我大明未曾有的奇珍异宝。”

 这下张辅岂能不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更清楚这件事对于他们这些勋贵的重要性。

 皇帝愿意给勋贵机会,但如今的勋贵子弟真的能上战场立功的是少数,如薛桓那样的勋贵子弟居多,且培养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事情。

 为了不让勋贵就这么没落,皇帝愿意提供一些特殊的渠道帮助勋贵子弟上升,而勋贵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绝对忠于皇帝。

 身为英国公的张辅比谁都知道自家的爵位究竟从何而来,如果当初没有太宗皇帝朱棣靖难,只怕他们家一辈子也就只能是普通军官,无法获得英国公这样的爵位。

 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自己和皇帝的利益高度绑定,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家族的长盛不衰和儿孙们的荣华富贵。

 加之皇帝说这话的时候看向自己,张辅立刻就想到自己的儿子曾经跟随在彼时哈十分年少的皇帝身边,称得上皇嗣“旧识”,如此一来,可见是皇帝有意让下一任“英国公”提前做好准备,为这个国家做一点事情。

 张忠行走不便,本就没有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是朱祁镇还在,张忠能不能顺利继承英国公的位置还犹未可知。

 张辅一开口,蒋贵和王骥也跟着道:“臣明白,定当不辜负陛下的提拔,为大明赴汤蹈火。”

 王骥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他本人有朱祁镇赐下的爵位,且未曾被如今的皇帝夺走,日后他的儿子也能承袭他的爵位,注定了王骥要和“皇帝”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