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好精神(第2页)
刘永诚微微一愣,很快明白了朱予焕的考量。
土木堡一事,在臣子看来是证明了打仗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在君王看来是大明损失了大量的军事将领。总而言之,对于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先不论朱勇这一趟被瓦剌伏击全军覆没到底是不是他本人的重大失误,怎么说他也称得上是优秀的将领,身边的军官也都是及格线及以上的人选,但这一趟巡边葬送了太多人,如果不尽快培养优秀的将领,必然会影响大明的武官发展。
谁知道之后北方边境会是什么情况,培养人才这种事情还是要做到有备无患。
“只是……陛下的人选……”
朱予焕闻言微微一笑,道:“师父是想问我为什么会选你们?”
王振作为刚刚倒台的奸宦,让太监这个身份在大明的官员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不良印象,朱予焕在此时此刻任用太监身担要职,难免会引起异议。
“这五人之中还有一个勋贵、一个武官、一个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大臣,又不是如王振那般‘大权独揽’,有什么好吵的?”朱予焕半开玩笑道:“难道我要用谁还需要看他们的脸色吗?”
兵部固然有核验皇帝调兵旨意的权力,但皇帝本人仍旧掌握着二十六卫亲军的调动。
这二十六卫的人还没有因为朱祁镇的错误决定死绝。
不过朱予焕选择将太监的职权向外推移,不仅是因为需要和皇权高度绑定的太监帮自己培养可用之才,也是希望能以此作为开始,倒逼侵占其他职能的太监去和官员竞争,从而在宫内腾挪出更多的岗位。
如此一来,也可以逐步将原本属于女官体系的六局一司的职务交还给女官,好让女官重新开始进入政治生活。
“陛下所言极是。”
朱予焕笑道:“师父可不要掉以轻心,国子监的文武学生、翰林院的修撰编修和庶吉士、乃至京畿及各个行省的高级官员,我都要一一考核,师父可不能让我失望。”
刘永诚有些吃惊,但这话是从朱予焕口中说出,属于意料之中。